童話裡的酷科學:15則經典故事× 50個科學問答×8個趣味實驗,啟動跨領域學習!

作者:川村康文, 小林尚美, 北川千春

譯者:黃薇嬪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5/08/01

類別:童書/青少年文學> 科普/百科> 科學

原文書名:かがくでなぞとき どうわふしぎ50

ISBN/條碼:9786267641811

定價:380

前往購買 ▶

更多書籍介紹

東京理科大學老師+STEAM教育專家授課!
以科學解開童話故事裡不可思議的50道謎題,
帶領孩子一邊閱讀,一邊動手實驗,培養觀察力與邏輯思維力!
一本讓孩子從「為什麼」出發,愛上科學與閱讀的故事書!

  ◎15則經典童話×8個趣味實驗×50道科學啟蒙,
讓孩子從好奇出發、進入科學世界的一場閱讀探險!

你家孩子是不是也曾發出這樣的疑問:
「星星離我們有多遠?」
「人類在水裡可以呼吸嗎?」
「鳥類是怎麼飛行的?」
這些問題看似是好奇,其實是打開孩子知識探索的一把鑰匙!

本書由東京理科大學教授川村康文、教育專家小林尚美
與兒童文藝獎得主北川千春共同設計,
以經典童話為起點,引導孩子解開多元謎題、探索背後的知識,
搭配在家就可操作的小實驗,讓閱讀故事不只有品格教養,
還能啟發孩子的科學邏輯力,讓學習變得更生動有趣!

  ◎涵蓋聲音、天氣、動植物、宇宙、建築等自然核心領域,
結合想像、理性與實作的STEAM跨界讀物!

本書收錄《拇指姑娘》《不來梅樂隊》、《白鶴報恩》、《輝夜姬》、《浦島太郎》、《龜兔賽跑》⋯⋯等經典童話,每個故事都能引出許多有趣的「為什麼」:

・鳥的羽毛真的可以織布嗎?
・雲到底在多高的地方?
・金蛋如果是真的,一顆值多少錢?
・魚游得這麼快,靠的是什麼本領?

這些看似童話裡的奇想,其實都可以用科學一一解答!
透過每則童話激發出的問答,孩子不再只是聽故事,而是開始參與故事,
從聲音的震動、雲層的高度、植物的生長、星星的位置、房屋的結構等主題切入,
對應自然科學核心領域:聲音、天氣、動植物、宇宙、建築⋯⋯
幫助孩子將「知識」轉化為「生活理解」:

・原來「魔豆」真的有可能長得很高,只是還碰不到雲;
・北風真的那麼冷嗎?那是因為風的生成有一套複雜的能量機制;
・不來梅樂隊的樂器其實可以自己做,用橡皮筋、面紙盒就能發出聲音!

無論你是孩子、家長還是老師,
這本書都將顛覆你對童話與科學的印象──
原來,那些我們熟悉的故事,藏有這麼多細節與答案等著我們去發現!

這是一場從閱讀出發的科學素養訓練,也是讓孩子在日常中養成思辨力的遊戲。
孩子「敢提問、會查找、能解釋」──
這正是迎向未來世界最關鍵的能力:跨領域的理解力+以好奇驅動的自學力。
讓孩子在故事的餘韻中,自然而然學會觀察、思考與推理,
展開一場驚喜又有趣的科學探索之旅!

誠摯推薦

朱慶琪/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陳乃綺(Penny老師)/兒童科學實驗家
盧俊良/岳明國中小自然老師、 fb「阿魯米玩科學」粉專版主

「童話,是孩子想像力的起點;科學,是他們探索世界的第一步。《童話裡的酷科學》就像一位溫柔的引路人,引導孩子從故事中探索自然奧祕,在提問與動手之間,悄悄培養出自學與探究的力量。」──陳乃綺(Penny老師)/兒童科學實驗家

「《童話裡的酷科學》結合繪本、科學、手作,解析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讓小朋友不易了解的科學概念,變得更平易近人,動腦也動手,讓科學學習更有趣。」──岳明國中小自然老師、 fb「阿魯米玩科學」粉專版主

本書特色

1. 每篇童話皆搭配科學延伸Q&A,讓孩子在閱讀中主動提問,適合作為自然課補充教材、閱讀課主題書單、綜合課延伸活動!

2. 收錄8則簡單安全的家庭實驗教學,包括橡皮筋吉他、氣球鼓、螺旋槳小船、星座傘、平衡秤、垂直軸風車、融化巧克力、編手繩⋯⋯邊玩邊學,親子一起動手探索世界。

3. 搭配精心插畫與真實照片,幫助孩子將抽象的科學原理解釋具象化,視覺記憶加倍提升!

作者簡介

川村康文

1959年生於日本京都市。東京理科大學理學院物理系教授,並兼任北九州市「SPACE LABO」科學館館長。專長領域為跨學科教育、科學教育與科學溝通。著作與審訂作品眾多,包括《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科學:解答日常的疑惑》、《圖解有趣的生活物理學:零概念也能樂在其中的99個實用物理知識》、《40個最常見的有趣物理常識 大人也要懂的生活物理學》、《解開隱藏在數學符號裡的祕密》(台灣東販)、《名偵探柯南科學推理教室》系列(三采文化)、《物理角色圖鑑:用35個萌角色掌握最重要的物理觀念,秒懂生活中的科普知識》(漫遊者文化)、《改變世界的科學定律:與33位知名科學家一起玩實驗》(世茂)等。曾參與NHK教育頻道《基礎科學》與NHK節目《小智會罵你喔!》的演出。

小林尚美

跨學科教育專家。4歲起學習鈴木教學法鋼琴,擔任幼兒園老師時,實踐「心靈教育」,幫助孩子接觸音樂。辭掉園長一職後,參與東京理科大學綜合研究院「未來教室:網路媒體校園座談會」的未來教室計畫,積極從事科學實驗的巡迴授課與研究,從幼兒至小學生皆為其對象。共同著作包括《來試試看吧!跨學科教育》(Ohmsha)、《親子同樂!有趣的科學實驗12個月》(Mates Publishing)等。

北川千春

出生於愛知縣岡崎市。曾任保育員,後轉職為作家,作品涵蓋繪本、童話、讀物等領域廣泛。以《知子的平凡哥哥》(岩波書店)榮獲第32回兒童文藝新人賞,《鉛筆盒裡的天空》(文研出版)榮獲廣介童話獎與兒童筆會「童話獎」。除了創作之外,也積極參與說故事表演、育兒支援、學校閱讀推廣等活動。為日本兒童文藝作家協會與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協會會員,並擔任朝日放送電視節目審議會委員。作品包括《點心小學之新生報到》套書(采實文化)、《養成健康牙齒》套書(五南)等。

譯者簡介

黃薇嬪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1998年正式進入日文翻譯的世界,兢兢業業地經營譯者路,也期許每本譯作都能夠讓讀者流暢閱讀。

寫給閱讀本書的讀者們
本書的使用方式
寫給家長們

★不來梅樂隊
→聲音的奧祕
吉他是什麼樣的樂器?
在家做實驗:自製橡皮筋吉他
鼓是什麼樣的樂器?
在家做實驗:用氣球做鼓
鋼琴是什麼樣的樂器?
為什麼「合唱」好聽?

★拇指姑娘
→動植物的奧祕
鬱金香是什麼樣的花?
鼴鼠為什麼害怕陽光?
燕子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

★傑克與魔豆
→雲的奧祕
傑克帶回來的「魔豆」是什麼豆?
我也想要站在雲上!
故事中的「魔豆豆莖」長到了多高?
「金蛋」有多大?

★三隻小豬
→建築的奧祕
草屋、木屋、磚屋分別是什麼樣的房子?
如果三隻小豬合力蓋房子,會是什麼樣的房子呢?
高塔遇到地震不會倒塌嗎?

★人魚公主
→魚類的奧祕
為什麼魚類不能在陸地上、人類不能在水裡生活?
人類在游泳的時候,手腳應該怎麼動呢?
為什麼魚能游得這麼快呢?
在家做實驗:自製小船比一比

★螞蟻與螽斯
→昆蟲的奧祕
螽斯是什麼樣的昆蟲?
除了螽斯之外,還有其他「會唱歌的昆蟲」嗎?
螞蟻的家裡長什麼樣子呢?

★牛郎與織女
→宇宙的奧祕
七夕故事裡的星星是哪兩顆?
織女星與牽牛星在哪裡?
為什麼七夕是7月7日?
冬天看不到夏季大三角嗎?
在家做實驗:一起來做星座傘

★糖果屋
→甜點的奧祕
為什麼糖果和餅乾是硬的?
為什麼巧克力那麼容易融化?
在家做實驗:把巧克力融化再凝固吧!
糖果屋真的做得出來嗎?

★輝夜姬
→月亮的奧祕
真的有會發光的竹子嗎?
竹子長大需要多久?
為什麼月亮的形狀會變?
人類可以住在月亮上嗎?

★大蕪菁
→重量的奧祕
蕪菁是什麼樣的蔬菜?
大家各自能用多大的力氣來拔蘿蔔呢?
那顆「大蕪菁」到底有多重?
在家做實驗:挑戰兩邊平衡

★北風與太陽
→天氣的奧祕
向陽和背陽,有什麼不一樣?
風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北風這麼冷?
在家做實驗:挑戰自製垂直軸風車

★浦島太郎
→海洋的奧祕
真的有大到能夠載人的烏龜嗎?
海底真的有龍宮嗎?
深海裡是什麼樣子?

★白鶴報恩
→鳥類的奧祕
鶴是什麼樣的鳥?
鳥的羽毛可以用來織布嗎?
「織布機」是什麼機器?
在家做實驗:一起編手繩!
鳥是如何飛行?

★龜兔賽跑
→速度的奧祕
兔子的一步與烏龜的一步,相差多遠?
兔子和烏龜的速度相差多少呢?
一般常說烏龜長壽,烏龜能活多久?

★開花爺爺
→植物的奧祕
大判、小判是什麼?
把灰燼撒在枯木上,真的能開花嗎?
櫻花是什麼樣的花?

◎本書的使用方式

★童話篇
當您沉浸在故事中時,不妨也溫柔地感受一下,故事裡的人物和動物們,在那一刻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呢?
同時,也請張大好奇的眼睛,尋找那些讓你忍不住想問「這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呢?」的迷人之處吧!

  ★科學篇
在這個篇章裡,我們將從科學的視角,為你揭開童話世界中的奇妙奧祕。
而書中未能詳述的部分,更熱切地邀請你用自己的方式來思考、動手查證看看。
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你很可能會發現和書中截然不同卻同樣精彩的想法與答案哦!

  ◎寫給家長們

在引導孩子閱讀本書時,可以溫柔地貼合孩子的成長步調來調整。每個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所擁有的感受力與理解力都是獨特的,請配合孩子當下的發展與興趣,靈活地運用這本書。

  ★剛開始學認字的孩子
[參考年齡:4~5歲]

這時期的重點,是陪伴孩子「一起感受故事的喜怒哀樂」。

如果父母能在角色登場時,搭配生動有趣的表情和聲音,孩子自然會更容易被吸引,甚至主動地問:「○○是個什麼樣的人呀?」、「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當然,你也可在朗讀的過程中,溫柔地向孩子提出這些問題,開啟探索的旅程。

  ★開始自己看書的孩子
[參考年齡:小學1~2年級]

此時的關鍵,在於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心、放鬆的閱讀空間」。

當孩子感覺到身邊有大人溫暖的陪伴時,他們更容易卸下心防,放鬆心情,也更能激發奇思妙想,專注地投入思考與創造。如果遇到孩子提出你一時也想不出答案的問題,別擔心,這正是個好機會!不妨邀請家中的其他成員或親朋好友,一起加入尋找答案的行列吧!

  ★已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
[參考年齡:小學3~4年級]

在這個階段,讓我們一起「分享科學探索的快樂、奧祕與樂趣」吧!

閱讀童話故事時,可以引導孩子一同翻閱相關的科學Q&A,連結想像與知識。有時,「動手做實驗」所帶來的「直接經驗」,比起單純閱讀的「間接經驗」,更能啟發深刻的學習與理解。請放心鼓勵孩子去嘗試、挑戰有趣的科學實驗,父母作為安全顧問即可。

前言

寫給本書的讀者們

大家一起找出屬於自己的不可思議吧!

無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我們都誠摯地邀請你,時常翻開這本書,沉浸其中。

還不認字的小小讀者們,歡迎你在家人的溫馨陪伴下,一起徜徉書中的世界;如果在過程中能有任何發現或體會,那將會是一件非常棒的事。

能夠自己閱讀的讀者朋友們,邀請你一起來找找看,童話裡藏著哪些有趣的科學奧祕。

接著,翻到解說科學原理的篇章,試著尋找解謎的線索,解開故事裡的科學難題,盡情享受這場充滿驚奇的大冒險吧!

對於已經能自在閱讀的讀者,我們鼓勵你試著對故事裡的科學現象,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見解。

更棒的是,把這些想法和好朋友、老師以及身邊的大人們分享、聊一聊。

像這樣「自己用心思考」的過程,就是一趟很棒的「探究」旅程哦!

即使讀完了書,心中依然有些「為什麼?」,也不用擔心。請將這份寶貴的好奇心,溫柔地安放在心底。

能夠帶著一份「不明白」前行,其實是一種特別的幸福。因為,當你靠著自己的力量找到答案時,將會遇見一個閃閃發光、更加成長的自己。

每一次解開「為什麼」,都是一次美好的相遇。

我們真誠地希望,無論哪個年紀的你,都能與這本書為伴,一同成長,並在其中找到那份堅定的自信。

◎傑克與魔豆

有一天,傑克得到了魔豆!
魔豆到底是什麼豆子呢?要長多高才能夠到達雲端?
讓我們一邊享受令人興奮又心跳加速的故事,
一邊用科學解開更多謎團,發現更多新奇的祕密!

──

從前,有個家裡很窮的男孩,他的名字叫傑克。
這一天,媽媽讓傑克把家裡養的牛牽到外面賣掉。
沒想到,他在路上遇見一位奇怪的老爺爺。
在老爺爺不停地拜託之下,
傑克最後答應把牛和老爺爺交換了幾顆魔豆。

傑克帶著魔豆回到家,
媽媽一看,氣得不得了,
一怒之下,就把那些魔豆全都扔到窗戶外面。

第二天早上,魔豆竟然長出了好大好大的豆莖!
傑克十分驚訝:
「哇!豆莖長到雲裡面去了!我要爬上去看個究竟!」

傑克爬到雲的上面一看,
發現那裡竟然是一個恐怖大巨人的家!
巨人的家裡有兩件奇特的寶物:
一隻會生下金雞蛋的母雞,
還有一把會自己唱歌的豎琴。
傑克趁著大巨人沉睡的時候,
悄悄地把這兩樣寶物帶走了。

沒想到,那把豎琴卻忽然大聲地唱起歌來:
「♪主人~!
大事不好了~!有小偷啊~!」
巨人一聽見豎琴的歌聲,猛然醒了過來,
發現寶物不見,氣沖沖地立刻追了上來!

傑克急忙抱著寶物,順著豆莖飛快地往下爬。
一落地,他馬上拿起斧頭,用力砍斷了豆莖。
「轟──!」巨人跟著從雲上掉下來,摔死了。
有了這些寶物,傑克和媽媽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

◎雲的奧祕
魔豆的豆莖長得又高又大,直達雲端。
要長多高才碰得到雲呢?

Q:傑克帶回來的「魔豆」是什麼豆?
A:可能是會結出巨大豆莢的刀豆。

豆子的種類非常多喔!

《傑克與魔豆》中出現的豆子,據說是外觀巨大的「刀豆」,豆莢可達50公分長,而且藤蔓會伸得很長。

有種植物暱稱是「傑克魔豆樹」,學名是栗豆樹,又稱為澳洲栗、綠寶石、元寶樹。這種植物長大後可達40公尺高。

其他還有哪些豆呢?

・紅豆
用來製作豆沙的紅色小型豆。世界上最早發現紅豆的地區為中國中部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日本的繩紋時代(西元前14000年左右~前10世紀左右)遺跡也有發現。

・豌豆
世界上最早採用人工栽培的豆類。在豆子長成前就採收的豆莢,稱為「荷蘭豆」;等到豆子長成後才採收的稱為「豌豆」。

・鷹嘴豆
形狀尖如鷹嘴的豆子,要等到乾燥後才採收。

・大豆
豆腐、醬油、味噌等食物的原料。

・毛豆
綠色的豆子。多半水煮後食用。等豆莢乾枯才採收的,就是大豆。

◆用豆子做料理
豆子的色彩、形狀、大小各有不同,很適合用來製作各種料理。

◆藤蔓是如何伸長的?
藤蔓可以分成往上攀爬的類型,以及匍匐在地的類型。喜歡多曬太陽的藤本植物,會用藤蔓繞著柱子等往上爬,適合用來打造一片綠簾。

◎來試試看吧!
一起打造比人還高的綠簾!
我們一起來種絲瓜、葫蘆或小黃瓜吧!種子種下去之後,為它們搭起網子或架子,植物的藤蔓就會順著往上爬。在炎熱的夏天,這些藤蔓長成一片後,還能幫忙遮擋陽光。這就像一道天然的綠色窗簾,可以減少開冷氣的時間,既省電又環保。

Q:我也想要站在雲上!
A:直接站在雲上是很困難的,不過我們可以從雲裡面穿過去。

雲裡面是一片白茫茫嗎?

在地面附近形成的雲,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霧」。你可能曾經在山腰,也就是山的中間部分,遇見過霧氣。從遠一點的地方看過去,也常常會看到有雲朵環繞在山腰上。

Q:故事中的魔豆長到了多高?
A:如果豆莖抵達稱作「積雲」的雲層,那高度大約有2000公尺。

◆高空中令人心曠神怡的「雲海」
從山頂或飛機這些很高的地方往下看,有時會看到一大片像海一樣的雲,這就是「雲海」。傑克爬到的地方,或許就是一片雲海。在臺灣的阿里山,也常常可以欣賞到這種景象。

東京晴空塔634公尺
世界最高的樹「北美紅杉」115公尺
日本東寺的五重塔55公尺
人類(成年人)175公分

◆雲是在很高很高的地方形成的
直達雲端的「魔豆豆莖」是長到了多高呢?不同種類的雲,也有不同的高度,我們一起與各種東西比較看看。你知道雲在多高的地方嗎?

積雨雲13000公尺
世界最高的山「聖母峰」8849公尺
日本富士山3776公尺
台灣玉山3952公尺
雨層雲2000~7000公尺
積雲地面~2000公尺

◆雲的種類有這麼多!
根據國際氣象組織(WMO)的分類,雲可分為十種,包括卷雲、卷積雲、卷層雲、高積雲、高層雲、雨層雲、層雲、層積雲、積雲、積雨雲。從雲的名稱就能知道它的特徵。雲的名稱有「卷」字表示位在高空;有「高」字表示在約5000公尺高的地方形成;有「層」字表示雲呈層狀分布;有「積」字表示雲團發展明顯、形狀膨脹,外觀常被比喻為像棉花或青花菜。

・卷雲
彷彿用毛筆揮灑出的線條形狀。
〔雲的形成高度〕
5000~13000公尺

・高層雲
遍布整片天空的灰色雲,讓天空呈現灰色。
〔雲的形成高度〕
2000~7000公尺

・層積雲
由許多白色或灰色的大塊雲團聚集而成。
〔雲的形成高度〕
地面~2000公尺

・積雨雲
朝天空堆高的白雲,會帶來大雨及雷鳴。
〔雲的形成高度〕
地面~13000公尺

・卷積雲
形狀像魚鱗的雲。經常出現在秋天的天空。
〔雲的形成高度〕5000~13000公尺

・高積雲
形狀一球球的雲。
〔雲的形成高度〕
2000~7000公尺

・雨層雲
厚重的雲。一旦在白天出現,天色會變昏暗,還會帶來雨和雪。
〔雲的形成高度〕
2000~7000公尺

・卷層雲
薄薄一層布滿整個天空,可看見雲層後面的太陽或月亮,有時會形成光圈。
〔雲的形成高度〕
5000~13000公尺

・積雲
飄浮在晴朗天空中彷彿棉花糖形狀的雲。陽光使地面溫度升高,產生上升氣流(由地面往上升高的氣流),就會製造出積雲。
〔雲的形成高度〕
地面~2000公尺

・層雲
像霧一樣的雲。在地面附近形成的稱為「霧」。
〔雲的形成高度〕
地面~2000公尺

Q:「金蛋」有多大?
A:如果與雞蛋一樣大的話,差不多是5~6公分。

鳥的種類不同,蛋的大小也不一樣。我們常見的雞蛋,長度約是5~6公分。

◆金蛋價值多少錢?
黃金的價格每天都不同,假設1公克是3500元(根據臺灣銀行的新臺幣黃金牌價),又假設故事中的母雞生下的金蛋重量是60公克,那麼60公克×3500元=21萬元。換句話說,一顆金蛋價值21萬元,好值錢啊!

雞蛋(中型蛋,長約5~6公分,重量58~69公克)
雞蛋的一半大──鵪鶉蛋(長約3公分,重量9~11公克)
雞蛋的三倍大──鴕鳥蛋(長約16公分,重量約1.6公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