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愛情需要人間清醒: 寫給每個在愛裡迷路的大人,50則停止內耗的戀愛心法
作者:金月
譯者:張召儀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5/07/03
類別:心理勵志> 兩性與家庭關係> 兩性關係
原文書名:사랑에 관한 거의 모든 기술
ISBN/條碼:9786267641668
定價:380
更多書籍介紹
序/有些事,現在的你必須懂
Chapter 1 愛情穩定的條件
──不浪費金錢、時間與精力的戀愛技巧
戀愛萌芽的階段,必須懂得調整步調
關係初期應該奠定的心態
如何分辨曖昧不明的心意
聊天訊息中,藏著關係的答案
當曖昧的關係瀕臨危機時
在情緒警報響起前,迅速地撲滅火苗
與異性聯繫時最常見的錯誤
對方的煩惱不是你的責任
寂寞,絕對無法靠某個人來填滿
示好的表現,卻看起來毫無魅力
相處愈久就愈膩的男性類型
想走得長久,有些事比親密行為更重要
值得用一生去愛的人
突破曖昧階段的關鍵行動
Chapter 2 衝突的原因
──不讓爭吵導致關係決裂
當對方讓我感到窒息時
不回訊息的男友
如何避免爭吵導致關係破裂
過度自戀或自尊感低落的人
戀人尚未做好結婚的準備
若對方有分離焦慮,就難以共創未來
總是感到失落的女人,總是不願傾聽的男人
約會次數不是愛情的基準
男性過度執著的典型特徵
享受挑戰的男性vs.追求穩定的女性
有可能改變脾氣不好的人嗎?
個性太好,以至於缺乏魅力的女性
難以捉摸的類型vs.意料之中的類型
Chapter 3 分手與復合的法則
──勇敢放下曾經相愛的回憶
對前任還留有眷戀時
女人絕對無法看透的「傲嬌型男人」
當「橫刀奪愛」真實上演
讓分手的痛苦化為生命的養分
觀察這一點,就知道對方是否會離開
男人出軌後常用的說辭
「被分手」後就必須明白的道理
不改變識人的眼光,未來幾乎可以預見
挽回對方心意的唯一方法
期盼與對方順利復合時
如何讓對方在分手後陷入懊悔
Chapter 4 婚姻,一段新的開始
──結婚,不是選擇最愛的對象就好
如何判斷能否與對方共度一生
現代人排斥的結婚對象
當雙方的家境與財力相差過大
能忍受「週末夫妻」的型態嗎?
沒有結論的戀愛
與目前的對象分手,好像就會錯過適婚年齡
為什麼不管對象有多好,都難以走入婚姻?
生涯規劃與婚姻之間的抉擇
如何分辨對方婚後會不會走樣
比結婚預算更重要的事
婚姻不是尋找伴侶,而是創造伴侶
後悔結婚的關鍵原因
◆戀愛萌芽的階段,必須懂得調整步調
──
別讓自己成為一無所有、只能向對方示好的人。
為了避免陷入類似的窘境,至少要努力達成三個條件。
──
一位在近期經歷過兩次短暫戀愛的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兩段戀情,都是由對方主動提分手,還說出類似的話:
「我沒有自信回報你給我的愛,真的很抱歉。」
接連聽到這樣的說法,讓他忍不住自我懷疑:
「問題是不是出在我身上?」
假如對方真心喜歡你,就算有哪些地方不滿意,也會嘗試和你一起改變。然而,對方只是單方面整理好情緒,就直接提出分手,這樣的行為,代表他們其實愛得不夠深。
以我自身的經驗來看,戀愛的成敗,往往取決於相識初期抱著怎樣的心態。失敗的戀情,都是在一開始就愛得無法自拔,竭盡所能地向對方示好,滿心想著:
「怎麼做才能讓對方更喜歡我呢?我甘願為他付出所有,那麼,他是不是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待我?」
反之,談得較為順利的戀愛,通常沒有這種無條件犧牲的想法。並不是我不愛對方,而是我沒有被愛沖昏頭,以至於看不見身邊的事物。結果,這樣的戀情反倒走得更長久,彼此也過得更幸福。
與異性來往時,若過於專注在「向對方示好」,反而會削弱自己的魅力。因此,別讓對方察覺你極度渴望維持這段關係。當然,我指的不是在交往後要表現冷淡,更不是要你當個壞情人。
我想強調的是,在關係初期,必須懂得適當調整步調。假如一開始就傾注過多的感情,很容易讓對方望之卻步。
很多人正是在這個階段犯了錯。畢竟,喜歡一個人時,就會忍不住想對他好,這是所謂的人之常情。
有個詞叫作「高嫁」(Hypergamy),
也就是「向上婚配」
意指本能地期望尋得比自己更為優秀的伴侶。
這或許是多數人內在的一種本能。此處所謂的「優秀」,涵蓋了各種面向。在階級社會裡,指的可能是身分地位、經濟能力、外貌,或者是精準地察覺戀人的需求。從這個觀點來看,一般能讓異性產生好感的人,通常擁有以下三個條件:
①具備經濟能力
②擁有對方沒有的特質
③相處時能讓人感到愉快和自在
若三項條件都具備,無疑是最理想的狀態。不過,若離這三項條件尚有一段距離,卻還是想和對方交往,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毫無保留地付出與示好。
這時,許多人就容易產生錯覺,
認為「世上不會再有第二個人對我這麼好」,
就此深陷愛情的泥淖。
殊不知,對方之所以傾盡全力對你好,
很可能是因為沒有其他拿得出手的東西。
懂得精打細算的人,會在自己蒙受損失之前,
盡快結束這段關係。
因此,別讓自己成為一無所有,只能向對方示好的人。為了避免類似的窘境,至少要努力達成上述的三個條件。千萬別覺得「不過是和某人交往而已,有必要做到這種程度嗎?」因為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為了對方,而是為了你自己。
此外,有些人在具備優秀的條件後,會開始變得驕矜自滿。他們自以為是,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不僅態度高傲,對待異性還十分隨便。這種行為,最終只會讓自己落得形單影隻。
若想與人健康地交往,首先要具備適當的條件,而且自己一個人也能把生活過好。唯有如此,才能建立真正穩定的關係,然後全心全意為眼前的人付出。
◆聊天訊息中,藏著關係的答案
──
許多人在與心儀的對象聊天時,
會用毫無意義的訊息填滿視窗,
試圖不讓對話中斷,
幻想著「只要繼續保持聯絡,
總能等到撥雲見日的那天吧」。
──
「我是一名大學生,最近喜歡上和我同一屆的朋友,我們已經持續聯絡了三週左右。每次傳訊息過去,都要過一陣子才會收到回覆,但我們之間的對話從未斷過,有時他也會主動和我聯繫。請問我有可能和他發展成情侶關係嗎?」
假如在傳訊息互動時,對方回覆的時間拉得有點長,但聯繫又從未中斷過,那麼建議著重觀察幾個細節。舉例說明如下:
①當天的對話結束後,隔天以新的話題繼續聊
A:我有點睏了,晚安!明天再聊~
B:好啊,晚安,做個好夢~
-隔天-
A:公車怎麼還不來,我要遲到了!
②當天的話題延續到隔天早上
A:明天有考試,但我一直無法專心念書。
B:已經很晚了,你打算讀到幾點?
─隔天─
A:昨天睡著了,現在才看到訊息。
感受到兩者的差異了嗎?第二種情況,是對方隔天仍針對前一日的對話進行回覆,如果是這種模式,和對方發展成情侶的機會不大。反之,如果話題是在當天結束,隔天開啟新的對話,就比較有可能發展成戀人關係。
若渴望維持一段關係,通常會在視窗中等待對方回覆,尤其當訊息出現「已讀」標示時,更是很難把視線從手機上移開。因此,如果在聊天的途中,對方忽然停止回覆,這就是非常明顯的信號,代表你在對方心中沒那麼重要。
許多人在與心儀的對象聊天時,會用毫無意義的訊息填滿視窗,試圖不讓對話中斷,幻想著「只要繼續保持聯絡,總能等到撥雲見日的那天吧」。
斷斷續續、言不及義的日常閒聊,
又有什麼意義呢?
關係的答案,
其實早就存在你的聊天視窗裡。
◆與異性聯繫時最常見的錯誤
──
假如你已深深愛上對方,
而對方也積極給予回應,
此時,便需要讓自己「慢半拍」。
別興高采烈地頻繁與對方聯絡,
要懂得適時調整互動的節奏。
──
「和新交往的對象關係進展得非常快,但我也因此感到不安。早上起床時,發現對方沒回我的訊息,卻一直在刷Instagram。於是,我又發了訊息過去,他才回我『剛起床』。是我太小心眼了嗎?應該理解並放下這件事嗎?」
先設想一下現代人的日常吧!很多人早上醒來後,不是先回覆訊息,而是習慣瀏覽社群媒體。他或許看到了訊息,但選擇洗漱完後再回覆,這並不是件奇怪的事。提問者目前正處於熱戀期,所以早上一睜開眼,就迫不及待地想與對方聯繫,並渴望即時獲得回應。但是,男方只是按照自己的步調過日子,兩人之間的情感深度未必相同。
無法理解這種情況的人,主要是在戀愛中相對投入、付出較多的一方,而且少有被他人深愛的經驗。因此,他們總是以個人情感為標準去看待問題,優先看中自己的情緒。不過,何時回覆訊息,完全取決於對方的意願。
有兩點務必謹記於心:
第一,值得交往的人,通常不會輕易口出惡言。
第二,不會無緣無故捏造事實。
雖然這麼說有些刺耳,但對方或許還沒有愛你愛到一睜眼就想馬上聯絡的程度。因為不想造成雙方不愉快,所以他只說自己「剛起床」,也沒有捏造虛偽的事實或藉口。
在遇到自己喜歡的對象時,我們總是會因為愛得太深,而希望自己能成為對方心中的第一順位。在戀愛初期,對方回應迅速、聯絡頻繁,會讓人感到非常雀躍,覺得自己終於遇到對的人。原以為對方和自己抱有相同的情感,但從某一刻開始,他突然疏於聯繫,這樣的情況讓人無所適從,忍不住感到失落。
假如你已深深愛上對方,而對方也積極給予回應,此時就需要開始調整節奏。與其每天興高采烈、頻繁地傳訊息給對方,倒不如放慢步調,讓對方也有機會等待你的聯繫,正如你翹首期盼的一樣。
歸根究柢,問題往往出在「執著」。
你之所以執著於對方的聯繫,
是因為,相較之下,你愛得更深。
那麼,該怎麼做才好呢?
只要放下心中的執念,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那麼,要如何才能不執著呢?
關鍵在於有意識地保持內心的從容。
這樣一來,不僅是對戀人,連看待他人的視角也會變得寬容。內心不再糾結,而是想著:「對方這麼做,肯定有他的理由吧!」
暫時把兩人的關係,從人生的優先順序上排除,不必刻意去減少聯絡的頻率,也不要單方面去揣測對方的心意。只要按照自己的步調,維持與對方的聯繫即可。
「我有我的方式,你有你的做法」,終有一天,待對方的感情逐漸加深時,自然會跟上你的步伐。倘若最終仍無法同行,那麼只要把關係整理清楚就好。
◆若寂寞成了戀愛的理由,愛情只會讓你更孤單
──
試著拋下「和某人在一起,就能擺脫孤單」的期待。
因為身邊的那個人,
可能是讓你加倍孤單的變數。
──
在歐洲旅行途中相識的兩人,目前正談著遠距離戀愛:男方在歐洲工作,女方則住在韓國。最近,男方因公事繁忙,與女友的聯繫逐漸減少,女方因此感到孤單,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身處一段戀愛關係中。姑且不論這些情況,女生本來就個性敏感,更容易感受到寂寞。
有些男生特別擅長分辨對方是否容易孤獨,
能察覺對方是一個人也能自在生活的類型,
還是屬於需要伴侶時時陪伴。
其實,這種事就算不說,身邊的人也能自然而然地察覺。
「我很容易覺得孤單。」
這種話對男生而言,或多或少有些壓力。
相較於女性,男生較少覺得自己生活在孤獨之中。他們雖然也會感受到孤單,但多半認為這是一閃而過的情緒,不至於想用戀人來填補空虛。此外,許多男生無法理解「戀人不在身邊時的孤單感」,假如對方提起這種感受,他們往往不曉得該如何應對。
經常把「我很孤單」掛在嘴邊的人,即使身邊有人陪伴,也還是會覺得孤單。男生曾建議正在休息、暫時不用上班的女友,到自己所在的國家找份工作。女方雖然下定決心飛往國外,但問題是,只要抵達對方所在之處,就再也不會感到孤單了嗎?結局很可能是加倍的孤獨。
想要經營好一段感情,首先得學會獨處。
若習慣過度依賴他人,
那麼即使走入婚姻、生兒育女,依然可能感到孤單,
甚至讓整個人生失去光彩。
無論做出何種決定,都必須以自己為優先,並拋下「和某人在一起,就能擺脫孤單」的期待。因為身邊的那個人,可能是讓你加倍孤單的變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