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來找碴 ─ 慢性食物過敏VS.隱型病因

作者:歐忠儒

出版社:山岳文化

出版日期:2010/12/3

類別:醫療保健>疾病百科>常見疾病

ISBN/條碼:978-986-705-728-0

定價:250元

前往購買 ▶

更多書籍介紹

.孩子長不高、功課壓力大、長期受青春痘的困擾,是慢性食物過敏在作怪?

.慢性疲勞、關節炎、氣喘、自閉、憂鬱是慢性食物過敏會引發的症狀?

.透過食物過敏檢測,能更了解自己的身體,遠離過敏原,迎向健康人生!

 

慢性食物過敏是健康的隱形殺手!

你可曾想過,餐桌上你愛吃的食物,或許就是讓你不舒服的過敏原?這些食物長期累積下來,造成身體極大的負擔;若不對症下藥,這些毛病不僅無法根治,甚至還會造成無法想像、不可彌補的遺憾!所以,如果家人長期感覺身體不適,看遍中西醫仍無法根除;孩子的成長曲線緩慢、為青春痘所苦,甚至有自閉及憂鬱的傾向……,都可能是慢性食物過敏在作怪!

 

過敏,就是身體的求救訊號!

本書帶你認識慢性食物過敏,還公布了十大食物過敏排行榜,讓你知道哪些食物愛作怪!透過敏檢測幫助你了解自己的體質、調整飲食習慣,在食物與過敏原間取得平衡點;而醫師專業問診的醫療個案,也能讓你進一步地了解慢性過敏無遠弗屆的影響力,遠離過敏原,迎向健康人生!

作者:歐忠儒 博士

雖受教於現代醫學,卻深信中西醫可相輔相成。

在數十年的臨床經驗中,見過無數「亞健康人」,亦即身體不適卻始終未找到真正病因,只能暫時得到緩解,但卻持續反覆發作的案例。

1997年接觸到盛行美國已久的功能性醫學,從中得到對現代醫學盲點的啟示,自始致力將其觀念推廣於臨床醫療中,被尊崇為台灣功能性醫學之父。

2005年成立中華功能性醫學研究機構,與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共同努力,期使醫療不僅是治「已病之病」及「將病之病」,更能達到治「未病之病」的最高境界。

學歷-

英國肯邦大學自然醫學博士

美國自然醫學會(American Naturopathic Medical Association) 認證醫師(Naturopathic Physician)

經歷-

瀚仕功能性醫學研究所所長∕美國 IFM (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Medicine) 功能性醫學會會員∕美國 A4M (American Academy of Anti-Aging Medicine) 抗衰老醫學會會員∕美國 Genova Diagnostic研究員∕美國 Metametrix Clinical Laboratory 研究員

前言:功能性醫學與人體的親密關係

 

Part1 禍從口入,是補還是毒?

1-1食物過敏面面觀     1-2你吃的是補還是毒?    1-3牛奶是食物過敏的頭號殺手

1-4食物過敏殺手排行榜 1-5胖不起來,瘦不下去!小心腸漏症

 

Part2 了解體質,遠離過敏原!

2-1免疫系統與食物過敏的互動關係  2-2如何自我診斷食物過敏?

2-3食物過敏檢測及解讀  2-4飲食輪替法,過敏不上身  2-5食物過敏的禍源家族

 

Part 3 食物過敏實戰篇

案例1:食物過敏引爆中耳炎(受訪者∕朱恆毅醫師)

案例2:減輕自閉症傾向(受訪者∕何兆芬醫師)

案例3:脫離血便的折磨(受訪者∕何兆芬醫師)

案例4:對小麥過敏的麵包師傅(受訪者∕李應璋醫師)

案例5:環境與食物控制雙管齊下(受訪者∕李應璋醫師)

案例6:都是啤酒和炸雞惹的禍(受訪者∕李應璋醫師)

案例7:功能性醫學減低副作用(受訪者∕洪作行醫師)

案例8:難纏的蕁麻疹(受訪者∕洪作行醫師)

案例9:影響健康的腸漏症(受訪者∕洪作行醫師)

案例10:過敏造成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受訪者∕高有志醫師)

案例11:異位性皮膚炎合併氣喘(受訪者∕高有志醫師)

案例12:過敏食物引發感冒不斷(受訪者∕張守安醫師)

案例13:過度減肥讓身體亮紅燈(受訪者∕張守安醫師)

案例14:黑胡椒使血糖居高不下(受訪者∕潘世彬醫師)

案例15:食物過敏影響成長與掉髮(受訪者∕潘世彬醫師)

案例16:改變飲食也能抗憂鬱(受訪者∕鄭光男醫師)

案例17:清除體內的重金屬毒素(受訪者∕顧天倫醫師)

案例18:慢性疲勞免疫不全症候群(受訪者∕顧天倫醫師)

 

Part 4 食物過敏問答篇

前言

 

功能性醫學與人體的親密關係

文 / 歐忠儒 博士

 

「醫師,我的血糖老是降不下來,怎麼辦呀!」「我把你的藥調一下劑量……」進入醫療體系二十餘年,我看到現代醫學的重點只有「病」與「藥」,卻忽略了「人」。有人形容現代醫學是「痛苦醫學」,因為醫療人員從不評估病患的正面健康程度,只看負面的症狀有多嚴重,因此所提供的醫療服務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症狀治療,病患無法獲得整體性的治療,更遑論提昇健康狀態與促進身心幸福了。

什麼是健康呢?一九四八年,世界衛生組織(WTO)公布「健康」的定義就是「健康不僅是無疾病或體弱現象,更應該是心理、身體及人際關係的健全圓滿」。簡言之,健康涵蓋身、心、靈三方面的健全與滿足。不過,現今文明社會,真正稱得上健康者僅占人口的百分之十,約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僅能稱之亞健康人,也就是看似沒有病卻不完全健康的人。我常在演講中,問有誰認為自己很健康,現場多半無人敢舉手,因為表面上即使沒病並不代表全然健康,身體上的小毛病大多是慢性病發展過程中所呈現的徵兆。

現代醫學是「等待醫學」,疾病尚未被確認或診斷出之前都認為求診者是健康的,民眾必須等待疾病在體內已然成形,產生器質性的病變,符合病理條件醫師才有著力之處,可是往往只能延緩疾病的進程。我常喜歡用在湍急河流中的溺水者比喻慢性病患,醫生想要拯救載浮載沈的慢性病患,卻力不從心,不知如何將這些病患帶上岸……。

一九九七年,我到美國參加功能性醫學的研討會,會後欣喜不已,因為「功能性醫學」正是以「人」為中心的醫療方式,它包含了找出病因、預防疾病及治療病症三大部分;其採取的步驟是先評估個人獨特的生化體質、然後據此設計個人治療/保健計畫,重建生理、心理、結構與代謝間的平衡。功能性醫學的核心精神在於:重視基因與生活形態共同構成的個人獨特生化體質;不以疾病的表現為重點,而是以「人」為治療的重心;疾病的形成是身體內部因子與外在環境互動的結果;構成了健康的生理因子間有著相互影響的關係;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已,更應有積極的態度與充沛的活力;促進身體組織的修復能力,延長生命中的健康期。有了這些核心精神,醫與病之間的關係就更為密切了。

如果將人體視為一棵樹,那麼,內分泌系統、氧化還原反應及粒腺體功能、解毒系統、免疫系統、腸胃道系統、與生理結構功能等六大系統功能的平衡就是樹幹,負責將根部所吸收的一切傳輸給樹梢,使葉茂枝繁、開花結果。這六大系統環環相扣,只要有一方失去平衡,就換產生骨牌效應,使健康落入惡性循環。

當醫師診斷不出病人的病症時,他會以什麼答案告知病人呢?二00三年,英國一家醫院曾做了這項調查,結果答案揭曉是:功能性衰退。因為,假若醫生無法告訴病人病因,多數人會認為這個醫生醫術不精,但告知「功能衰退」確有高達百分之八十八的人會認同。事實上,功能衰退必有起因,所幸醫學的檢驗技術已日新月異,從前無法解開的謎,如今甚至能夠量化評估;以往不清楚的病因,如今已能逐漸釐清,縮短醫病之間的摸索。……

研究功能性醫學多年,深深感受腸胃道功能的重要性,因物,它扮演著消化、吸收、免疫功能、解毒功能、分泌賀爾蒙等各種重要角色。腸胃道如果不健康就容易發生各種病症,食物過敏是最常見的病症之一。大多數的人以為食物過敏只會造成皮膚癢、紅疹,殊不知其中的學問可大了,且其影響遠超乎大家的認知,我的家人也曾深受食物過敏之苦,因此,促成了我寫這本書的動機。希望在看完這本書之後,大家能對食物過敏有正確清楚的認識,從此與難纏的宿疾說再見。

 

 

關懷推薦

彭誠浩   中華民國棒球協會理事長、美孚關係企業集團董事長

陳藹玲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王桂良   安法診所院長

丁綺文   榮新診所副院長、書田診所主任醫師

吳佑佑   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

趙思姿   財團法人人人體重管理基金會副執行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