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唐納德‧薩爾
全球知名的變動市場策略專家。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資深講師,之前是倫敦商學院教授,講授戰略與創業,於倫敦商業學院得到三個教學獎。擁有哈佛大學的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出版過三本獲獎書籍、十篇哈佛商業評論文章、發表超過一百篇和變動市場策略相關的案例研究、文章和書籍。《經濟學人》雜誌認為他的行動慣性理論塑造了近代的企業管理理念,《財富》雜誌將他列為十大新管理大師之一。
作者簡介/凱薩琳‧艾森豪特
史丹福大學策略教授,其著作常被他人引用,同時也是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的領導人之一。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度變動市場的策略、決策和組織結構的設計。其著作《邊緣競爭》獲得了泰瑞書獎。她是世界經濟論壇與克林頓基金會的成員,也是《哈佛商業評論》專欄文章的作者。最近被評為近二十五年來在市場策略和組織的研究中最常被引用的研究者,已獲得四個榮譽學位。擁有史丹佛大學商學院的博士學位、電腦科學碩士、機械工程學士學位。
譯者簡介/溫力秦
輔仁大學德文系畢業,目前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繪本和電腦資訊的翻譯工作。
前言
最好的範例:戰場上如何快速檢傷分類/簡單準則擁有強大的力量/簡單準則可以解決複雜的問題/複雜世界裡的簡單準則是什麼?/簡單準則VS複雜方案/複雜不是不可違的天命
第一章:簡單準則為什麼有效?
它能抓住機會/非常吸引「心靈企業家」/可以產生更好的決策/可以用來決定修哪門課/節食,簡單的行動容易堅持下去/不可思議的蜜蜂集體行為和精密活動/廚師可以用在保護自家食譜/之所以有效,在於做好三件事
第二章:可以做出更好的決策
界限準則:最基本的,可以有效提升決策品質/可以快速診斷出是中風?還是病毒感染/美國總統如何判定發動無人機攻擊行動?/排序準則:機會多到已達界限準則的門檻,但又資源有限時/決定優先投資順序/中止準則:機會相繼出現,什麼時候應該停止尋找並做出決定時/該留?還是該走?/打消做蠢事的念頭/該攻頂?還是折返?
第三章: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好
打攏重型機車騎士/做法準則:是執行任務的基本依歸/鍛鍊出藝術方面的創造力/在混沌邊緣蓬勃發展的Google/協調準則:有多名參與者共同合作完成任務時/即興喜劇演員的表演/拿破崙的作戰命令/時程準則:在顧及步調、時限這類因素下,要完成任務時/蜻蜓的遷徙/皮克斯的電影發行計畫/保持不同調
第四章:簡單準則從何而來呢?
準則是歷經演化,才得以形成的/不可剽竊笑話/能從組織個人經驗而來/可以從借重他人經驗而來/多頭絨泡黏菌/從淬取科學證據而來/以協商的方式來產生/殺人鯨的賞鯨守則
第五章:簡單準則要如何制訂呢?
以行動研究瞭解簡單準則/找出促使兩根針移動的因子/徹底改造混凝土/找出瓶頸/機械製造公司從檢傷分類得到靈感/制訂自己的簡單準則/公司該怎麼賺錢?/如何成功讓牙醫師買單?
第六章:要如何運用於個人呢?
找出驅動你兩根針的因子/找出切中要害的瓶頸/打造適合你用的簡單準則/深夜吃零食準則/製造有魅力的簡單準則/先點到為止,然後再作文/只追求那位今晚很想見到面的女性/避開有危險信號的照片/打造準則制伏憂鬱症/CBT/贏得友誼與影響他人的準則
第七章:改良準則
打造更理想的簡單準則/只要把握飲食三大準則/簡單準則要如何改良呢?/採用「快思法」/用獨特的方式改良/類似成為橋牌高手、專業物理學家、打火專家/有系統的檢討經驗是很重要的一環/做別件事讓你學得更快/運用各不相同但卻相關的經驗/圍棋的棋藝,也玩黑白棋的人進步最快/以多管齊下的學習方式改良/例行性的週二晚餐/去紐約吧!
第八章:打破規則
用全面革新的準則,來實現重新塑造過的新願景/深入了解地中海型氣候/改變憧憬、改變準則/兩極化/不要被舊規則羈絆住/史考特的失敗/改變瓶頸、重寫規則/開發出具有獨特人格特質的角色/看劇時能馬上融入劇情/連續劇模式的《紙牌屋》/你一定會愛上《紙牌屋》
結語
克服簡化會遇到的障礙有哪些?/準則所釋放的自由
■簡單準則能夠促成集體的行為
全世界有兩萬種的蜜蜂,其中絕大多數都離群索居,在地下挖天然巢室住在裡面,也獨自死去。有些種類的蜜蜂,例如義大利蜂(俗稱西方蜜蜂或歐洲蜜蜂),則已演化成能在數萬隻成員所形成的複雜社會中生活的蜜蜂。以個體而言,蜂群當中每一個成員的表現都是差不多的,沒有哪一隻特別突出。然而,從集體的角度來看,一整群蜜蜂卻可以建立複雜的蜂巢來儲存食物及保護幼蜂、維持蜂巢一整年都在恆溫狀態,以及指引其他蜜蜂前往可能有大量食物的地方。日本蜂碰到大黃蜂的攻擊時,會成群結隊包圍攻擊者,快速震動牠們的翅膀,製造熱氣,讓大黃蜂熱得知難而退,以此捍衛牠們的蜂巢,這種防禦戰術有時又稱為「熱包圍」。
人在觀察蜂巢這類的精密結構時,通常會以為那是精心策劃下的產物。也就是說,看到某樣設計,就推斷一定有設計師。然而,蜂后可不是什麼高瞻遠矚的君主,牠既沒有規劃能力,也不會指揮大規模的建案,牠只不過是個產卵機器。這一切其實出自於蜂群的行為,而這種行為是因為每隻蜜蜂遵守簡單準則,使彼此行動一致而產生的精密活動。對西方蜜蜂來說,挑選新巢是一件攸關蜂群生死的大事,我們可以從這個例子清楚看到簡單準則如何促成集體行為。春末或夏初,老蜂后會帶領數千隻蜜蜂集結而成的蜂群,會離開老巢來到附近的樹枝上,蜂群會圍成一大圈繞著老蜂后飛。濃密的蜂群會逗留好幾天,集體評估適合築巢的地點,並決定要落腳何處。假如蜂群做錯決定,就無法採集到足夠的蜂蜜過冬,屆時整個蜂群都會死去。
湯瑪士.西里(Thomas Seeley)教授寫了一本非常有趣的著作《蜜蜂民主》(Honeybee Democracy),書中描述了蜜蜂如何選擇新巢。首先,蜂群中會有幾百隻偵察蜂往各個方向飛出去,尋找適合的築巢地點。牠們通常會找樹上的凹洞,洞要大到足以容納過冬用的蜂蜜,且離地面夠遠,才能避開陸地上的掠食者。這些偵察蜂共同辨識多達數十個可能的築巢地點。假如某隻偵察蜂發現合適的地點,牠會飛回蜂群,在蜜蜂姊妹面前用八字型舞蹈(又稱為搖擺舞),報告牠的發現。牠把跟築巢地點有關的重要資訊,編入了舞蹈當中。牠跳搖擺舞時的方位所在,便是指新巢地點的方向,跳舞的速度與圈數多寡則顯示該地點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