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讓正確的乳品與科普觀念從小就扎根
陳彥伯/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
人類飼養乳用動物據信起源於大約一萬年前的中東地區,進而傳至歐洲與其他地方,而目前乳類產品穩定於世界各地發展,提供人們優質的營養來源。因此,乳品與人類的歷史密不可分。
但是在我們居住的台灣,民眾對於這樣優質動物性產品的生產、加工及相關知識卻仍一知半解,以至於近年來出現許多似是而非,缺乏證據的不實謠言;更有甚者,由於人們對於乳品的不了解,讓這些謠言不停在社會上發酵,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恐慌。因此,本書的角色非常重要,它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遞正確知識,並搭配可愛的插畫,使小讀者更容易吸收這些知識,讓正確的乳品與科普觀念從小扎根。
本書介紹了有關乳品的基本知識,包括乳牛品種、乳牛飼養與繁殖、基本乳品加工,以及常見的乳品介紹,非常符合書中最後提及的觀念:「我知道我吃的是什麼!」正如飲水思源,能了解食物的生產來源及方式,可以愛惜食品,並尊重生產者的辛勞,進而更珍惜世界上的有限資源。
特別的是,本書直接就點出工業化集約畜牧生產殘酷的一面:並不是所有乳牛都生長在綠草如茵且開闊自由的空間,有些乳牛確實是擠在狹小而缺乏生活品質的地方。筆者有兩歲與四歲的孩子各一,我也曾經思考過,要如何讓孩子認知到,不是所有畜牧生產都如此美好,就像〈王老先生有塊地〉這首兒歌中所描繪的,畜牧動物開心地在農場中生活。
我的大兒子看到網路影片中的一隻初生小牛,童言童語的問我說:「小牛的爸爸媽媽呢?為什麼只有牠一個?」我一時語塞,不知道要用什麼方式告訴他事實:牠的爸爸是一管精液,牠出生後可能連牠媽媽都還來不及認識牠,就被帶走了。
再者,如果牠是一隻沒辦法產乳的小公牛,在牠有限的生命中,最終可能無法逃脫成為肉製品的命運。本書的問世,讓家長有一個良好媒介,可以用溫和的方式讓小朋友理解大人世界中的殘酷真相。如果世界要轉變,第一步就是要能面對事實,所以這是一個契機。因此,在工業化畜牧生產之外,本書亦導入「友善畜牧」這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也就是動物福利,提供我們在殘酷面之外有其他的選擇,並讓這些觀念可以播種在幼小的心靈中,逐漸發芽。
本書最後,介紹了鮮乳的製作過程與幾種常見的乳品,如奶油、優格與乳酪等。其實乳品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藉由本書,我們可以對照平常的飲食,了解乳品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另外,本書也將內容在地化,介紹了許多台灣本地的法規及乳品相關標章,更方便讀者閱讀。
滴滴乳汁的旅程,從牧場啟程到我們的嘴裡,而本書就像一本旅遊指南,讓小朋友或家長可以依循,一同參與乳品的美妙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