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情感關係的溫柔解方: 情感支持&建立安全感,超越醫學觀點的復原之路
作者:岡田尊司
譯者:邱香凝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1/06/03
類別:心理勵志/心理諮商/治療
原文書名:愛着アプローチ 医学モデルを超える新しい回復法
ISBN/條碼:9789862489758
定價:350
更多書籍介紹
前言/面臨醫學無法治療的問題時
|第一章|醫學觀點的極限與依戀觀點
面臨極限的醫學觀點
醫學觀點判斷出疾病固然是好事,但也有缺點
從「宣告生命進入倒數階段」看醫學觀點的冷酷
在醫學觀點下,你不過是眾多患者之一
依戀療法的展望
醫學觀點不適用的精神醫療現狀
醫學觀點不曾預設的事態
案例/無法再去上班的男性
「依戀」,不可思議的機制
依戀理論再度受到重視,超越以往的醫學理論
崩壞的醫學觀點之前提
以依戀觀點處理兒童問題,效果卓著
症狀診斷觀點是一種偽醫學觀點
容易與偽醫學觀點產生連結的對症療法
來自偽醫學觀點的自相矛盾
表徵遺傳觀點與依戀觀點
有時,醫學治療反而妨礙了復原的可能
心理學觀點與依戀觀點的差異
依戀,始終堅定的溫柔態度
為什麼需要幫助時,安全堡壘卻無法發揮作用?
案例/在身障母親扶養下長大的Y
不安全的依戀有辦法克服嗎?
如何逃脫惡劣關係的泥淖?
克服關係劣勢,需要什麼條件?
改善不穩定依戀關係的療法
|第二章|依戀療法
為什麼依戀療法能有效改善各種案例
從協助不良少年更生的第一線誕生的依戀療法
案例/少女如何重拾生存意義
穩定依戀療法與修復依戀療法
案例/疑似發展障礙的T小弟
案例/難以向父母發聲的W小姐
面對無法回頭與改變不了的父母或伴侶時
即使只有一方進行修復依戀療法
案例/克服重度毒癮的兒子
如何成為安全堡壘
依戀一旦穩定,會發生什麼事?
|第三章|矛盾型依戀&兩極化思考改善療程
為何一般心理諮商難以改善問題
一被指出問題,就會變成「壞人」、「壞孩子」
依戀療法如何帶來突破
矛盾型依戀的本質及改善必須的條件
主要療程對象
療程特徵
在療程之前,先進行初談面試
若由自己進行該怎麼做
療程的進行步驟與各步驟的課題
第一次進行/關於認知
第二次進行/認知的陷阱
第三次進行/依戀與矛盾型
第四次進行/矛盾型依戀與兩極化思考
第五次進行/矛盾型依戀與大腦機能
最終檢查/初期導入階段
結語/醫學觀點能夠拯救你嗎?
◎醫學觀點判斷出疾病固然是好事,但也有缺點
秉持醫學觀點的另一個效用,是當診斷出疾病或障礙後,病人能夠名正言順進行療養,獲得來自他人的生活支援。在醫學觀點原本預設的狀況中,這應該是很有效的一項機能。
然而,要讓做出是否罹病判斷的醫學觀點發揮其原本該有的機能,需要滿足幾項前提條件。舉例來說,其中之一便是「罹患疾病者必須只佔所有人的一小部分」。若不管誰來看病,醫學觀點都判斷為有病,導致整個社會有七成甚至八成都是病患時,就算判斷出誰是病人,這個人也無法獲得足夠的保護與支援了。
比方說,曾有一段時期,荷蘭社會面臨「一成以上公司員工請病假」狀況氾濫的事態。因為就算請假不上班,領的薪水還是不變。這麼一來,認真工作的人開始感到不公平,工作意願愈來愈低落。
此一結果造成社會風氣逐漸改變,人們不但不願同情生病休假的人,反而懷疑請病假的人是裝病。事實上,也真的有人謊稱生病請假,卻跑去其他地方打工,賺取兩份薪水,這種例子屢見不鮮。於是,真正生病請假的人遭到拖累,被人投以懷疑眼光。到了這個地步,醫生開的診斷證明書也不可靠了。換句話說,過度診斷疾病的結果,導致醫學觀點本身失去信賴。
此外,也有人指出醫學觀點帶有「扼殺病患發展性」的危險。好的狀況,是當疾病或障礙在醫學觀點下診斷出來後,病患與周遭的人都放棄不必要的期待,藉此減輕當事人的負擔與內心糾結,從而獲得穩定的生活。然而另一方面,也有人會因此抱著「既然生病就沒辦法了」的心態,自暴自棄、放棄將來的案例也不少。
舉例來說,曾有個性格內向的少女,小學時代接受醫療機構診療,被診斷為智能障礙及附隨的廣泛性發展障礙。診斷出爐後,原本積極指導教育的母親開始認為「既然是障礙,那就沒辦法了」,對教育少女失去興趣,態度轉為放任。少女因為在學校遭到霸凌,常常請假,整天在家打電動或看漫畫,到國二還寫不出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連字典怎麼查都不會。
即使如此,要不是她在家中情緒失控叛逆,母親苦於無法管教,恐怕只會繼續關在家中成為繭居族。幸好,由於母女爭執愈來愈多,母親壓制不了逐漸發育的女兒,向筆者擔任顧問的諮商中心求助。負責此一個案的是一位年輕的女性心理師,她耐心傾聽少女說話,教她讀書並訓練她融入社會的技能。起初展現抗拒的少女,慢慢轉為期待和心理師會面的日子。
兩年後,少女判若兩人。她上了高中,連最不拿手的英文都能考出及格分數,還與心理師分享了自己將來想從事醫療方面工作的夢想。
為什麼能獲得如此顯著的康復呢?最大的原因在於,不同於一聽到醫療診斷結果就放棄教育的母親,心理師始終相信少女仍具有未來發展的潛力。
醫學觀點做出的「障礙」判斷,正有如此危險的一面。如果太早做出「障礙」的診斷,周遭的人陷入放棄模式,就有可能疏忽了原本必須做的努力。對醫學的信賴度愈高,這種診斷宣判的影響力愈大。
追根究底,早期診斷障礙的意義,在於透過早期發現,期待趁患者仍有高度可塑性時展開早療(發展訓練)或治療。然而,空有診斷沒有對應的醫學觀點一旦遭到濫用,等於對這個孩子下了「否定的詛咒」,這輩子很可能就這樣完蛋。
這種事偶爾也會發生在成年人身上。透過對「障礙」的診斷,讓當事人和周遭的人理解與接受當事人面臨的難處,朝提高適應能力的方向改善,這才是醫學觀點原本預設的目的。問題是,「障礙」就像一個烙印,使人連原本做得到的事都放棄不做,未來反而受到更多侷限。
某位四十多歲的女性便是如此。她在幾年前被其他醫療機構診斷為發展障礙,從此完全喪失努力意志,不但完全不做家事,幾乎每天躺著過日子。因為她心想反正自己是殘障者,做什麼都做不好,再怎麼努力也沒用。後來,經過筆者告知發展障礙是錯誤診斷後,她才逐漸恢復自信,幾個月後,睽違數年地為孩子親手做了便當,也重拾打掃家裡的工作。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醫學觀點下的診斷也是如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