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學生的心理教養辭典:青春期來臨前,看懂孩子內心的32個關鍵字

作者:曺宇觀

譯者:楊斯涵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4/05/03

類別:親子教養> 生活教養

原文書名:초등 심리 사전: 사춘기가 오기 전에 꼭 알아야 할 아이 마음

ISBN/條碼:9786267405529

定價:360

前往購買 ▶

更多書籍介紹

想順利度過青春期風暴,
一定要掌握小學階段的親子溝通!
針對小學生心理&教養法則的指南書,
用心理學解鎖孩子內心,化解情緒與品格問題,
及早預防叛逆期的言行偏差!
  當孩子進入小學──
  # 開始與同學比較物質金錢時
  # 對你的管教不以為然時
  # 突然變得沉默寡言或暴怒時
  # 甩上房門拒絕對話時⋯⋯
  父母擔憂苦惱之餘,必須釐清:
  ◎ 孩子的哪些行為,是在求救?
  ◎ 父母的哪些言行,是在「加害」孩子?
  ◎ 哪些管教是可行的?哪些只會適得其反?
  ▎在孩子青春期來臨前,父母必須知道的小學生心理
  韓國創傷治療專家曺宇觀說,小學是兒童過渡到青少年的階段,孩子正式脫離父母進入小型社會,開始經歷各種新的體驗,例如同儕競爭與交友問題,以及隨之而來的困惑、不安、壓力等心理狀態。這些情緒如果沒有得到父母的理解與回應,很可能在上國中後演變成偏差行為、情緒控管障礙與親子衝突,甚至是成年以後的心理問題。
  身為父母,要趁孩子還願意分享心情的小學階段,讀懂他們言行背後的訊息,幫助孩子處理自己也說不清的情緒問題,才能為將來的親子溝通打下良好基礎!
  ▎6大教養法則 × 32個心理關鍵字,先理解孩子才能管好孩子
  上小學後的孩子,心思越加細膩複雜,借助心理學去理解、引導孩子的情緒與行為,可達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書作者以數十年的心理諮商專業與自身的育兒經驗,分析5種小學生常見的心理與行為,並提出6大教養法則:
  ① 愛的法則➙建立孩子的自信與獨立人格
  ② 安慰法則➙培養心理韌性
  ③ 勇氣法則➙賦予正向力量
  ④ 真心法則➙讀懂孩子鬧脾氣的原由
  ⑤ 訓練法則➙下達具有說服力的指令
  ⑥ 共感法則➙與孩子累積深度的信任
  在6大教養法則下,再針對小學階段的情緒反應與管教情境,給予32個從心理學出發的關鍵字。從了解心理學名詞開始,告訴你如何與孩子交心、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觀察並理解孩子的內心,進而採取最貼近心靈的管教方式,從容應對孩子的各種情緒與行為。
  ✧ 利用「自我表露」來安慰受傷的孩子
  ✧ 以「投射姿勢」、「重新陳述」能加強溝通說服力
  ✧ 理解「自我辯解」在親子關係中的殺傷力
  ✧ 善用「故障收音機話術」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
  ✧ 從「心理界線」探究孩子在空間與情緒上的需求
  ✧ 避免使用「部分增強效果」來管教上癮問題
  ✧ 使用「麥拉賓法則」開啟與孩子的融洽對話
  ▎正確傳達你的指令與感受,顧好自己與孩子的身心
  本書以教養情境做分類,使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大量舉例,分析小學孩童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以及教養方式對孩子心靈成長的影響。此外,作者也從心理學出發,主張父母應適度向孩子表達情緒。書中結合臨床與育兒經驗,娓娓道來父母該怎麼向孩子傳達自己的感受、需求與指令,創造親子雙贏的結果。
  ✦ 孩子用負面行為吸引父母注意時,冷處理是可行的嗎?
  ✦ 為什麼不應該將零用錢當成一種獎勵?
  ✦ 面對個性不同的孩子,教養原則應該一致嗎?
  ✦ 能否適度向孩子傳達父母的怒氣與失望?
  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想法與反應,面對前所未見的情況,與其自行摸索管教方式、不確定是否造成「後遺症」,不妨跟著本書的心理法則,給予孩子正確的陪伴與引導,養出心靈健全、快樂生活的孩子!
本書特色
  1. 用心理學神助攻,諮商心理師傳授小學生心理&教養對策
  本書聚焦在小學階段的情緒教養與親子溝通,從心理學出發,網羅32個教養關鍵字,對應生活中常見的育兒情境。父母可按圖索驥,快速找到合適又有效的管教方式。
  2. 打造互信互愛的親子關係,提早預防青春期風暴
  作者以平易近人的舉例與親身經驗,說明親子間微妙的心理關係。父母可從中汲取育兒知識,也能療癒自己的童年創傷,與孩子建立更穩固的關係。
名人推薦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專家》作者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蔡宜芳|諮商心理師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強力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曺宇觀(조우관)
  韓國心理及生涯規畫諮詢、創傷及上癮症候群治療專家。從事生涯規畫及就業諮詢長達十餘年,後取得延世大學諮商相關的碩士學位,目前正在天主教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創立「下午四點的諮商所」,提供創傷、上癮、家庭暴力等心理諮商服務。著有《媽媽牌生涯指導》、《小學生情感課程》、《如何面對紛亂情緒》、《活出自我的媽媽》等著作(以上書名均為暫譯)。
譯者簡介
楊斯涵
  畢業於政大外交系,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媒體傳播碩士。居住韓國十餘年,目前任職於金融產業韓商。翻譯為每日工作的一部分,工作之餘亦擔任兼職口筆譯者。平日熱愛旅遊,把居住在韓國的時間當成一段旅程,將所見所學轉換為更有溫度的文字內容。

序言:當孩子還不能理解自己的感受時,父母如何讀懂他們的心?

【Part 1】青春期來臨前,必須知道的孩子心理
〔小學生心理01〕無精打采的孩子
〔小學生心理02〕不擅長表達情感的孩子
〔小學生心理03〕無法讀懂情緒的孩子
〔小學生心理04〕我行我素的孩子
〔小學生心理05〕反抗鬥爭的孩子

【Part 2】打開孩子心房,必須掌握的心理關鍵字
Chapter 1:愛的法則──讓孩子在恆常的關愛下長大
01〔標籤效應〕以正面的形容詞呼喊孩子
02〔接納〕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孩子
03〔護持的環境〕只要當個夠好的媽媽
04〔自我表露〕不是為了媽媽,而是為了孩子
05〔投射姿勢〕以「SOFTEN」法則來溝通
06〔心理韌性〕在成就導向的時代,父母可以做的事

Chapter 2:安慰法則──修復孩子受傷的自尊心
07〔特質〕如何安慰發展緩慢的孩子
08〔哀傷〕如何照顧經歷「失去」的孩子
09〔重新陳述〕以對話取代敷衍的反應
10〔接觸〕治癒孩子心靈的肌膚接觸
11〔直接面對〕給在同儕關係中受傷的孩子

Chapter 3:勇氣法則──用積極的話語充實孩子的內在
12〔固有價值〕如何面對總是愛比較的孩子
13〔轉換思考〕如何引導孩子正面思考
14〔循環因果關係〕需要保持沉默的時候
15〔意識〕不帶操控目的,發自內心的肯定
16〔自我辯解〕不要再說「但是」與「可是」

Chapter 4:真心法則──找出孩子動不動就鬧脾氣的原因
17〔故障收音機話術〕當孩子哭鬧吼叫時
18〔反社會行動〕該對偷竊的孩子說些什麼
19〔心理界線〕如何面對容易生氣又暴躁的孩子
20〔自我分化〕當孩子想獨處的時候
21〔該隱情結〕嫉妒弟弟的哥哥心理

Chapter 5:訓練法則──以正確且確實的話語來說服孩子
22〔獎勵〕零用錢不是教育孩子的籌碼
23〔部分增強效果〕阻止孩子遊戲上癮的錯誤做法
24〔三角關係〕釐清誰是提出問題的人
25〔延宕滿足〕如何面對總是等不及的孩子
26〔雙重束縛〕避免一句話包含兩個以上的意圖
27〔一致性原則〕需要管教孩子的時候
28〔左右腦對話法〕如何與個性不同的孩子溝通

Chapter 6:共感法則──用深度交流累積信任
29〔共感〕深度同理孩子,不只是表面的理解
30〔麥拉賓法則〕打開孩子心房的溝通
31〔溝通〕能治癒傷口的家庭溝通
32〔尊重〕如何提升孩子的責任感

結語:父母的共感能打開孩子的心

序言
當孩子還不能理解自己的感受時,父母如何讀懂他們的心?
  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在注視著孩子從「我的孩子」轉變成「孩子自己」。孩子為了成為「自己」,經歷了努力、跌倒、挫折,以及重新站起來繼續奔跑,又不時回頭看等一連串的經驗。於此同時,父母用愛與關心在孩子身後守護,有時則在身邊拉他們一把,與孩子一起走過精彩充實的成長時光。如果想讓孩子從小養成自主性,親子之間的心靈交流就相當重要,因為與父母心靈相通的孩子,內心世界也會更加豐富。
  為什麼父母必須理解孩子的內心?
  隨著成長,孩子通常會從「依賴的人」發展成「自主的人」,他們會依照外界提供的環境,一步步往成熟階段邁進。為了踏出這一步,幼兒時期就必須經歷徹底且完整的「依賴」,將來才能體驗到真正的獨立和自主,並且不害怕獨處。
  對孩子來說,排除絕對依賴的獨立和自主是不完整的。沒經歷過絕對的依賴,長大後就容易出現「假我」、不安、病態依賴、邊緣型人格、反社會人格、心理創傷,以及與「內在小孩」失去連結等各種心理上的混亂,甚至產生難以適應社會的狀況。
  我在諮商室裡遇過很多個案,因為成長過程沒機會順利向他人表達情感而心理受創。他們一邊流淚一邊向我傾訴心事,是因為不了解自己而難過嗎?還是因為沒辦法向別人表達內心而感到痛苦呢?
  當我們對別人訴說心事時,目的是想獲得他人的理解與安慰。那些來到諮商室的大人,如果小時候也有這種環境,長大後或許就不需要花錢請我傾聽他們的內心故事了。因此,理解孩子的內心並產生共鳴,是身為父母很重要的任務之一。
  學習理解自己與他人情感的小學時期
  孩子上小學後,會開始遇見同儕團體,並正式展開社會生活。在與朋友一起合作、分享興趣、培養友情、一同學習的過程中,心靈也會逐漸成長。此時若沒辦法好好理解自己的情感及內心,心理狀態就可能產生偏差。
  小學時期的孩子,有時會無法理解朋友的情感及言語,或是一邊看著大人臉色,一邊又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有時一瞬間變得沉默,有時又會突然生氣。有一些孩子就算到了高年級,還是會動不動就哭鬧。
  到了青春期,情況就更棘手了。這就是為什麼在孩子關起房門拒絕對話的叛逆期來臨前,就要養成跟父母交流內心情感的習慣。
  尤其是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後,父母更需要了解孩子在想些什麼。根據一些小學教師的說法,孩子在疫情那三年期間失去了社會化的機會,跟疫情前的同齡孩子比起來更不成熟,對朋友的態度及言語更容易感到混亂而不知如何應對。
  例如有的孩子難以理解朋友說的話代表什麼意思,無法辨別他人是善意或不懷好意。此外,與以前的孩子比起來,疫情後的孩子對行為的認知也較為緩慢,他們不清楚自己的行為是對或錯,以及朋友是否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受傷。這些問題跟疫情前比起來變得頻繁,更因為無法理解朋友內心的想法,所以人際煩惱和衝突也多了起來。
  隨著後疫情時代的來臨,被迫暫停的日常生活及人際關係逐漸恢復,孩子終於得以重返校園,但對某些孩子來說,卻是衝突跟大混亂的開始。過去三年來,孩子大部分的溝通跟人際關係的對象都是家人,一夕之間要與來自不同家庭文化的他人開始相處溝通,對孩子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尤其是一上小學就習慣線上聽課的那些孩子,面對面相處的世界對他們來說更加困難,因為他們錯過了在師生與同儕關係中學習社會化的方法及溝通方式。
  從現在起,孩子要加緊腳步學習過去不曾學過的溝通技巧──藉由體驗及經驗,學會理解他人的情感,以及從互動中認識自己的想法。如此一來,才知道如何察覺別人的內心,進而成為能夠健康地與他人交流的大人。
  本書整理了如何養育出這種孩子的各種心理法則,從心理學的名詞解釋開始,告訴你如何與孩子交心、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觀察並理解孩子的內心。借助標籤理論、三角關係、察覺、哀悼、自我揭露、陳述語意、心理韌性等心理學用語,去讀取孩子的內心,並且能試著做出適當的回應。從孩子的立場來看,當父母努力想讓孩子的世界變得更豐富時,也會提高他們的社會感受力、思考能力及智力。
  父母可以給孩子最大的禮物
  心理學裡有個名詞叫做「客體恆常性」,意思是即使某人物理上不在你身邊,你仍然相信他們是存在的。童年時期經歷過父母溫暖的懷抱、在情緒穩定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都是閃耀的幸運兒和繼承者。心理及情緒上的照顧,是父母可以給孩子最大的禮物,也是讓孩子在長大成人後能充滿自信的最佳遺產。
  此刻一邊閱讀本書、一邊煩惱著如何為孩子提供穩定環境的你,已經是最好的父母及大人了!這表示你會努力幫孩子在這個貧脊的世界上成為踏實的人,讓他們有能力與他人溝通並建立良好的關係。我也衷心期盼孩子的世界能更加寬廣,從身為父母的你手中傳遞給孩子。
曺宇觀

小學生心理05:反抗鬥爭的孩子

人類很神奇的地方是,比起輸給不重要的人,更不想輸給重要的人。

我一位擔任教師的同學說,她剛結婚的時候,可以輸給世界上的任何人,但就是不想輸給丈夫。是不是因為戀愛時期願意做牛做馬的男人,經常在婚後變一個樣,所以太太不想服輸?或許,結婚就是一個人能夠徹底打敗另一個人的絕佳機會。

母子之間也會產生這種微妙的緊張感,有些孩子的言行彷彿就在測試媽媽:「即使我這樣,你還會愛我嗎?」

壓制孩子抗爭的後果

奧地利精神科醫生、同時也是將阿德勒心理學系統化的魯道夫.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用「錯誤的目的」來解讀孩子的抗爭行為。當孩子無法確認父母對自己的愛,就會開始感到不安,為了解決這些不安,孩子會把球丟給媽媽。德瑞克斯提出四種「錯誤的目的」為:過度尋求關注、自暴自棄、報復或逃避,以及要求權力。

德瑞克斯認為孩子打擾媽媽、不停跟媽媽講話、干預媽媽做事等行為,是因為孩子缺乏歸屬感所導致。其他像是跟媽媽要求權力、報復、做出不當言行或自暴自棄等,也都出於這個原因。換句話說,孩子在環境中若沒有感受到來自重要之人給予的歸屬感或價值感,就會以錯誤的行動來追求錯誤的目標。

德瑞克斯建議,當孩子做出會被指責的行為時,只要父母去理解行為背後的目的及理由,那麼即便不採取賞罰手段,也能導正孩子的行為。所謂的「行為目的」,也可說是一種想與其他人進行社會關係或秩序關係連結的欲望。

因此,萬一孩子想與其他人連結的欲望被阻絕時,他們就會用力抗爭。在家中與學校沒得到認同,或是沒獲取情緒上的支持時,也會發生一樣的狀況,甚至還會把父母拉進抗爭中。

當孩子試圖反抗時,如果父母或老師表現出更強烈的否定態度,那麼孩子心中就會開始形成憤怒,覺得自己不被接受,並由此發展出報復行為。如果用更大的力氣去壓制這些抗爭力道,孩子固然會投降放棄,但也不會再對自我成就或社會連結做出任何努力了。

當然,孩子也可能因為其他理由與父母對立,如果是因為其他心理因素而表現出這些行為,父母就該給予情緒上的支持,一同解決問題。然而,如果是為了追求錯誤目的,那麼你最好遠離這場抗爭,並盡可能保持沉默或不回應。因為你對孩子行為表現出的憤怒及不耐煩,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關心。

無論如何,孩子都想吸引媽媽的關心及反應。如果你經常對孩子的不當行為做出反應,只會讓這種行為得到強化並且變得更頻繁。假使你也一起捲入這場抗爭,那就像是在對孩子說:「你真的很行,這麼做不只把媽媽拉進你的反抗中,也把媽媽的地位往下拉了。」但如果不跟孩子爭執,全照他們的意思做,又會變成在向孩子展現:「你在家中的權力很大,最後事情都能如你所願。」

想做到不吵架也不投降,唯一方法就是不跟孩子一起追求錯誤目標。不過,你需要用其他方式讓孩子行使他的影響力,比如給孩子對於家庭問題的發言權,或是讓他們用其他方式參與家庭事務。

一旦親子之間的角力增加,孩子報復父母的頻率也會變得更頻繁。當孩子輸了或是因此感到受傷時,他們保護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用同樣的方式還給父母。這麼一來,父母對孩子的懲罰又會加重,最終形成報復的惡性循環。

融化冰冷內心的溫暖

人們之所以感到憤怒,很多時候是因為欲望沒被滿足與受挫的心情。當我們對家人大聲怒吼,也可能是基於此,這顯示出彼此心的距離有多麼遙遠。

對孩子來說也一樣,不論物理上與父母的距離有多近,若心理上感到疏離,他們就會用盡一切辦法,讓父母知道自己的存在。

家庭,是孩子所屬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社會。我建議父母可以藉由以下行為,向孩子傳達他們沒有被疏離的證據:

① 不論多忙,如果下定決心要跟孩子對話,請注視孩子的眼睛

② 在與孩子一起的空間裡,讓孩子感到親密(牽手、擁抱、說話等)

③ 準備晚餐時讓孩子一同參與,學習合作

④ 讓孩子主動參與家庭事務,例如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訂定家庭規則等

⑤ 提出可能讓步的妥協點

⑥ 比起評判及稱讚,應該表現出帶有關心的鼓勵

⑦ 有時候可以向孩子認輸,或承認自己也有輸給孩子的可能

如同伊索寓言裡說的,讓行人脫下衣服的不是冷風,而是溫暖的陽光。融化冰冷內心的方式,最終仍然是溫暖的家庭氣氛。

如果父母能看出與孩子隔閡的背後,隱藏著孩子對溫暖的渴望,那麼從此刻開始,就展開親密的親子對話吧!

【讀出孩子的內心】

★孩子不當行為的背後經常有著錯誤的目的,請留心觀察。

★以錯誤的方式吸引注意,或是進行抗爭、報復、逃避及不正確的行為,都可能是孩子感到被疏離的表現。

★請在家中讓孩子感到有歸屬感。

Keyword 19:如何面對容易生氣又暴躁的孩子

〔心理界線〕: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才會感到安心

不論是年紀多小的孩子,都會發脾氣跟不耐煩。偶爾來一次沒關係,但如果太頻繁,或是發生父母也無法控制的局面,父母就會擔心不已。我的諮商室經常有受不了孩子情緒而找上門的父母,有些孩子是從小就有暴力傾向,有些則是進入青春期後變得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也需要個人空間

當一個人感到痛苦或情緒狀態變得不穩定時,大腦裡的情緒中樞「杏仁核」就會被啟動。活躍的杏仁核就像一匹脫韁野馬,在這種情況下,明智的做法是立即停止談話,給彼此一些冷靜的時間。特別是平常就有攻擊或暴力傾向的孩子,要給他更寬敞的個人空間。所謂的個人空間,指的不只是物理的空間,也包含心理上的空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空間。人與人之間,在保持一定距離的時候才會感到安心。這種空間是自我的延續,也是個人領域的概念。個人空間會隨著與不同對象的親密度,以及每個人的特性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內向者需要的個人空間會比外向者來得大;所以比起面對親密對象,在他人或需要維持形象的人面前,內向者就需要更多的個人空間。

心理學上,適當的個人空間是與人維持九十到一百二十公分的距離。家人之間是五十公分以下,朋友關係是五十到一百二十公分,職場關係則是一百二十到三百公分。當然,如果是感情生疏、連陌生人都不如的家人,需要的空間就可能比職場關係還要大。

在家庭中,一個人所需的最小空間是六坪。也就是說,如果是一家四口,至少需要二十四坪的空間,生活起來才比較不會有壓力。美國心理學家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表示,當男性處在狹小、擁擠的房間內,會變得更具有攻擊性且較不友善。也就是說,狹窄的空間容易讓人變得更暴力,所以有暴力傾向的人需要更多空間。

研究人員曾針對監獄收容人進行實驗,比較有暴力前科的八名囚犯和沒有暴力前科的八名囚犯所需的個人空間。結果顯示,有暴力前科的囚犯需要四倍以上的個人空間。這群囚犯在別人進入他們的個人空間時會感到被侵犯,會變得更有攻擊性和暴力傾向。這也表示他們比起其他人,對於空間、距離的意識更加強烈。

把這個實驗結果放在家中來看,又代表著什麼呢?首先,如果孩子之間經常吵架,或是出現攻擊性的行為,那很可能就是孩子在家中的個人空間太小了。手足的感情再怎麼好,一直待在同一個空間內相處,爭執變多也是必然的,尤其對於需要活動空間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如果彼此之間的距離已經侵犯到對方的空間,三天兩頭吵架也是預料中的事。

再者,如果孩子經常不耐煩或容易生氣,那就表示家長要確保孩子在家中有個人空間。我們大致上都可以理解,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是因為他們需要個人空間。當父母進到這個空間裡,就會被孩子視為侵犯到自己的領域。所以,當孩子不耐煩或發脾氣時,就表示他需要更多的個人空間。

不要侵犯孩子獨有的恢復空間

當孩子還小時,總是喜歡跟父母待在一起,在你的身邊跟前跟後,但這些光景在某一瞬間就會成為過去式。到了青春期,孩子將房門鎖上,有時整天待在房間裡足不出戶。父母理所當然會好奇孩子在做什麼,也想跟孩子相處,因而會問東問西,更不時去敲門或擅自開門。其實父母這麼做,等於是讓孩子失去抒發壓力的機會。

在孩子的壓力爆發前,最好能讓他有獨處的空間及時間。不要覺得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是沒來由地突然暴怒或不耐煩,請試著去理解,這可能是孩子過去都在壓抑和忍耐,只是到這一刻才爆發出來而已。所以,父母要在孩子的情緒爆發前給他充分的個人空間,並尊重他的個人空間隱私,也可以囑咐其他手足不要去打擾。

所有動物在入侵者進到自己的安全範圍內時,都會產生警戒。如果不想受傷,最好的做法就是盡快逃離他們的領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如此,不論大人或小孩。

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比如孩子可能是酗酒、嗑藥,或有憂鬱的傾向時,他們也會想要一直待在自己的空間裡。如果擔心是這種情況導致身心失調,那麼就需要父母跟專家的介入。

如果做了這些努力,孩子還是一樣神經質或易怒,這時父母要站穩腳步,不要被捲入孩子的情緒風暴中。要讓孩子知道,透過生氣、憤怒並不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父母也不會因此受到他的傷害。父母一方面要傳達「雖然我接受你的憤怒,但我不會對你屈服,也不想處罰你」的訊息,一方面也要試著幫助孩子用其他方式來表達自己。

【讀出孩子的內心】

★孩子也需要只屬於自己的個人空間,請確保每個孩子都擁有個人空間。

★如果孩子經常生氣或是感到不耐煩,很可能是孩子的個人空間受到侵犯的證據。

★對於易怒或具有攻擊性的孩子,請尊重他們在心理、物理上的個人空間,以及恢復冷靜的時間。

Keyword 30:打開孩子心房的溝通

〔麥拉賓法則〕:指溝通對話中,視覺和聽覺的重要性

只要孩子來找父母商量,父母通常都有意願聆聽並協助解決問題。但很多時候,孩子並不這麼想。

爸爸媽媽都會想知道,孩子在學校過得怎麼樣?跟朋友相處有沒有問題?功課做完了嗎?一想到這些,很多時候就感到煩悶。我也一樣,隨著孩子升上小學高年級,這種煩悶的心情只會與日俱增。

「跟朋友玩得開心嗎?」

「功課做完了沒?」

「有沒有聽老師的話? 」

請回想一下,你平常有沒有這樣問過孩子?問題是否都大同小異呢?如果仔細觀察,你可能會發現孩子跟父母的其中一方比較能舒服地對話。我家老大平常雖然比較喜歡爸爸,但是當自己有話想說或是有煩惱的時候,他通常只會來找我,而且還要我幫他對爸爸保密。原因是爸爸經常用忠告和指責來回應他,或者爸爸只會問「所以呢?你做了還是沒做?」這種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兩種答案的封閉式問題。從孩子的立場來看,他就不會想要繼續對話,因為對話跟問題一點都不有趣。

與其提出解決方式,不如給孩子安慰

孩子會對某些人事物產生興趣與關心,理由通常很單純明確,就是因為「有趣」。當他想要學習時,理由是因為有趣;當他想跟某個朋友玩耍時,也是因為有趣。如果跟媽媽講話比跟爸爸講話有趣,那麼孩子就只會跟媽媽聊天。

孩子還小的時候,只想著滿足自己說話的欲望,但隨著他年齡增長,談話的內容也會出現越來越深層的煩惱。這個時候,如果總是用忠告跟指責來回應,孩子當然不會想再聊下去。

父母在試圖理解孩子內心的路上,會有幾個絆腳石。首先,我們都知道要採取非批判式的態度。調整說話方式固然不容易,但為了讓孩子持續打開心房、說出他的事情,不管多麼困難,父母都要努力做到。僅僅是語氣溫柔是不夠的,還要表現出親近孩子的態度。

當然,你可能會因為心疼而想盡快幫孩子解決問題,或者覺得只要改正一個小地方就能解決事情而感到心急。但請記得,著急、煩悶、焦躁,其實都是你自己的情緒。如果不能記住這點,親子之間的對話很可能再度失敗,孩子又會把心門關上。

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偶爾也有向另一半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是說說別人壞話、吐吐苦水的經驗?就算請另一半聽自己說話或站在自己這邊就好,但他有時還是用中立的方式指出你也有不對的地方,更不用說能站在你那邊了。這種時候,你是否很想大聲反駁呢?孩子也是一樣的,如果希望另一半怎麼對待自己,就用相同的態度對待孩子就對了。溫柔的語氣、溫暖的眼神、點頭認同、支持和鼓勵的姿態⋯⋯這些動作就能傳達出你對孩子的心情感同身受。

移除親子對話的絆腳石

聆聽孩子說話的時候,有一些方法可以協助孩子解決問題,進而與孩子更親近。第一個方法,是先找出和孩子對話時的絆腳石。所謂的絆腳石,包含:給予忠告、命令、批判、習慣性地提出解決方式、轉移注意力、判斷等等。事實上,所有的絆腳石很多時候都來自父母想幫孩子解決問題及保護孩子的心情,只是這樣的心意沒辦法輕易地傳達給孩子。

有時比起對話的內容,人們更重視態度、氛圍、語氣等非語言的部分,「麥拉賓法則」一詞就在說明這種現象。指的是當我們跟某人對話時,只會記住對話內容的百分之七,對於視覺印象會記得百分之五十五,聽覺印象則會記住百分之三十八。這個法則不只適用在初次見面的場合,幾乎會發生在每一次的溝通過程。

所以,當我們對孩子生氣,有時指責的是孩子無所謂或不服從的態度,和他具體做了些什麼其實一點關係也沒有。從孩子的立場來看,比起爸媽說話的內容,他會更強烈地接收聲音、姿態、表情等視覺上的模樣。

當你移除了絆腳石、專注在孩子的情緒及說話內容,並且一起尋找解決方案後,還必須關心後續狀況,包括方法是否合適、有沒有效果、事情如何進展等等。如果父母與孩子談了那麼多之後,卻對後續發展不聞不問,孩子仍然會覺得爸媽不關心自己的事。

【讀出孩子的內心】

★平常與孩子對話時,比起短答型或封閉式的問題,請用開放式的問題蒐集有關孩子的資訊。

★當孩子不太向父母談及自己的事,通常是因為親子溝通存在著明顯的絆腳石。

★聽完孩子的感受和故事,並且找到方案後,請持續關心後續狀況的進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