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店街巡禮:Nippon所藏日語嚴選講座(附日籍老師親錄線上音檔)

作者:EZ Japan編輯部

譯者:田中裕也

出版社:EZ叢書館

出版日期:2025/06/05

類別:語言學習> 日本語> 閱讀/讀本

ISBN/條碼:9786267641439

定價:400

前往購買 ▶

更多書籍介紹

走進商店街體驗當地生活感受
  日本的商店街號稱可以包辦人生的食衣住行育樂。很少有一個國家像是日本一樣,在許多城市的車站前都有一條令人「安心」的商店街。旅客初來乍到一座陌生的日本城鎮,在走出車站的瞬間也許感到茫然,但是只要發現有一條不用日曬雨淋,兩旁都是小商家的商店街的話,那麼請一定要走進去,體驗當地生活並感受不同的地方文化及人情溫暖。
本書特色
  特色一、介紹日本商店街構成元素,彙整N3~N1必學字彙
  以拱門、店鋪招牌、彩色燈籠、吉祥物等等10種商店街元素帶領讀者進入日本傳統商店街,呈現商店街樣貌,讓讀者體驗昭和風情的街道氛圍 。從每段日文文章挑選N3~N1日語學習目標字彙,並整理列表以便讀者學習。
  特色二、日本商店街特色店家精選,日語會話打造中高級日語能力
  精選日本商店街6種類型店家,搭配不同場景的會話練習,挑選N3~N1必學文法並深入解說,培養中高級文章理解力,提升日語會話表達力。搭配專業日籍配音老師音檔,同時提升聽力與口說能力。
  特色三、精選12個特色商店街,體驗日本各處不同的商店街文化
  日本的商店街遍佈全國,不僅滿足日常需求的購物,更展現各地區獨特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及美食特色。本書精選日本全國12個特色商店街,東日本的多樣便利、西日本的拱廊風情、東北的鄉土特色、九州的昭和懷舊到沖繩的南國活力,每條商店街都以「地域特色」為核心,述說著動人的地方故事。
  特色四、專家視角探討日本商店街過去及未來發展
  相關領域專家及旅日作家,剖析日本商店街歷史發展、地方創新及未來轉型展望。探討日本商店街的現況與未來發展,展現商店街在保有傳統魅力的同時,積極尋求創新的努力。描繪日本商店街在時代浪潮下的掙扎與求變,並為其未來的可能描繪了發展方向。
  *本書音檔由EZ Course平台(ezcourse.com.tw)提供。購書讀者須註冊會員、完成信箱認證、並完成書籍問答認證的免費訂閱程序後,即可免費收聽音檔。音檔限本人使用,請勿轉載或提供他人。
各界名人學者誠摯推薦
  (按照姓氏筆畫順序)
  Hiroshi|專業口譯員及日文老師
  王可樂|「王可樂日語」創辦人
  王世和│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今泉江利子|政大/淡大兼任日語教師
  阿陞|日文教育品牌「阿陞日語」創辦人
  許心瀠(一點點老師)|「每天學一點點日語」創辦人
  野島剛|資深媒體人,作家,大東文化大學教授
  黃如萍│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應用日語系副教授
  董莊敬|文藻外語大學日本語文系教授
  虞安寿美│銘傳大學應用日語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藤本紀子|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日語講師

作者簡介
EZ Japan編輯部
  一群哈日又知日、沈浸於文字樂趣的編輯們
  持續求新求變,開拓日本閱讀新視野
  EZ Japan沒有極限!
譯者簡介
田中裕也
  旅台日本人,日文教師,曾於Y’smedia(日本新聞媒體公司)、台北市觀光局、碧詠國際翻譯社、統一翻譯社擔任筆譯。

Opening
走進日本商店街
日本商店街的定義與魅力

Part.1
元素

01拱門
02店鋪招牌
03地磚
04彩色燈籠
05吉祥物
06食品造型塑像
07小吃攤與餐飲推車
08長椅與飲料販賣機
09公共鐘樓
10廣播系統與背景音樂

Part.2
Type & Conversation商家&會話

01熟食店與便當店
02餐廳與食堂
03生鮮食品店
04服裝與鞋店
05咖啡店與茶屋
06家居用品與百元店

Part.3
View特色商店街

01戶越銀座商店街
02谷中銀座商店街
03十條銀座商店街
04古川町商店街
05JANJAN橫丁
06一番町商店街
07秋田川反商店街
08昭和之町商店街
09思案橋橫丁
10豆田町商店街
11平和通商店街
12栄町市場商店街

Part.4
Esse小品

01商店街的點滴回憶
02在日本傳統商店街的溫馨一日
03那些以銀座命名的商店街

Part.5
Special專家視角

專欄1:商店街裡的錢湯
專題1:日本商店街的歷史傳承與地方創新
專題2:日本商店街的展望

前言
日本傳統商店街的定義與魅力
  日本傳統商店街是一種融匯地方文化、社會互動與日常生活的空間,這些商店街通常位於城鎮的中心地帶或是車站附近,是當地居民重要的生活圈核心。與現代化的大型購物中心或電器街不同,傳統商店街以其溫暖、親切和濃厚的人情味著稱,往往能喚起人們對昭和時代的懷舊情感。
  商店街通常由一條或多條狹長的街道組成,兩側排列著各式各樣的小型商店。商店的種類五花八門,包括販賣新鮮蔬果的八百屋、專門售賣魚類的魚屋、香氣撲鼻的麵包店、飄散烤肉香氣的居酒屋、以及傳統日式糕點店、布料店、五金店等。這些商店雖然規模不大,但種類豐富,幾乎能滿足日常生活的所有需求。更重要的是,許多商店都是家族經營,經營者與顧客之間建立了長期且親密的互動關係,讓購物過程不僅僅是商業交易,更是一種社交行為。
  傳統商店街最大的特色在於其人情味。顧客進入商店時,老闆總是熱情地打招呼,詢問需要幫助的地方,或是親切地聊起家常。商店老闆往往熟知常客的喜好,甚至可以在顧客未開口前就為他們推薦合適的商品。這種濃厚的社區氛圍,使商店街不僅僅是一個購物場所,更是一個讓人們彼此聯繫的平台。
  昭和風味是傳統商店街另一個無法忽略的魅力所在。商店街內的建築通常具有濃厚的昭和時代特色,多為木質或磚瓦結構,店面設計簡樸而懷舊。一些商店甚至保留了老式的招牌、復古的廣告海報或是古老的陳列櫃,讓人一踏入這條街道,彷彿穿越到過去的時光。晚間,昏黃的燈光映照在商店的門窗上,帶來一種溫暖且充滿懷舊氣息的感受。
  此外,商店街通常會舉辦各種各樣的地方活動,進一步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例如,每年的祭典期間,商店街會掛上色彩鮮豔的裝飾燈籠,設置攤位,售賣章魚燒、棉花糖等傳統小吃,吸引大量居民和遊客前來共襄盛舉。冬季時,有些商店街會舉辦點燈活動,街道兩旁佈滿燈飾,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氣氛。而這些活動往往不僅僅是為了商業利益,更是為了維繫社區的凝聚力,讓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溫暖的歸屬感。
  然而,隨著現代化的進程,傳統商店街面臨著不少挑戰。一方面,大型購物中心的興起與線上購物的便利性分散了顧客群,使得一些商店不得不關門歇業。另一方面,許多年輕人選擇離開家鄉到都市發展,導致傳統商店街的老化問題愈發嚴重。儘管如此,仍有不少地方居民和地方政府致力於保存商店街的傳統與魅力。他們透過改造商店外觀、引進新商業模式以及舉辦活動來吸引更多人流,讓傳統商店街得以繼續發揮它的社會與文化價值。
  總而言之,日本傳統商店街是一個充滿人情味與歷史文化的空間。它不僅承載了地方居民的日常生活,更是聯繫人與人、代與代之間情感的重要紐帶。在這裡,每一家小店鋪都訴說著一段故事,每一次購物都帶來一份溫暖。即使在現代化的浪潮中,這些商店街仍舊是無法取代的獨特存在,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感受地方文化與人情的場域。

Part1

拱門

商店街拱門是整條商店街的象徵性地標,通常位於商店街入口處,到日本觀光的旅客喜愛在該處照相留念。拱門設計因地區而異,有的極具現代感,採用金屬和玻璃結構,有的則具有懷舊氛圍,使用木質或石材建造,並刻有傳統花紋。拱門上通常會標示商店街名稱,字體或手寫風或書法風,搭配當地代表性圖案,如櫻花、山水景色或吉祥物。許多拱門還搭配裝飾燈,夜晚點亮後顯得特別美麗,吸引遊客駐足拍照。大型節日期間,拱門上方會掛上特製裝飾物,如燈籠、彩帶或旗幟,使整體氛圍更具吸引力。拱門除了美觀外,還具實用功能,如標示商店街的進出口,方便遊客識別,並增強整體街區的品牌形象。

Part2

熟食店與便當店

日本商店街內,「熟食店與便當店」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供應即時且便利的餐食,滿足社區居民、獨居者、學生、上班族,以及家庭的日常需求。這些店與生鮮超市、鮮魚店、肉舖等傳統商家共同串聯成完整的食品採購鏈,讓民眾能輕鬆搭配一餐。

這類店舖販售的品項多元,包括炸雞塊、天婦羅、豬排等炸物,烤鯖魚、鰤魚照燒等燒烤料理;馬鈴薯燉肉、壽喜燒等燉煮菜色;醃漬小菜、涼拌沙拉,與搭配主菜和白飯的便當。這些即買即食的餐品省去備料與烹調的時間,成為許多家庭餐桌的一部分。而為了讓食物更直觀地呈現在客人眼前,店家空間設計與陳列方式也都經過精心規劃。

大多數熟食便當店的空間狹長,確保購物動線流暢並維持整潔,入口處常擺放手寫看板,標示當日推薦菜色或優惠資訊,吸引路過行人。裝潢佈局以實用為主,熟食陳列於透明玻璃櫥窗內,商品是唯一視覺焦點,使消費者能直接挑選食材。價目表則多以黑板呈現,內容簡單清楚。結帳後通常以塑膠盒或紙袋包裝,標示價格與內容,方便攜帶。

與超市或便利商店相比,熟食便當店的經營模式更強調人際互動。購買時,店員經常與客人交流,除了介紹當日餐點,也會分享保存和加熱方式,甚至提供試吃機會。部分業者還會依據熟客的喜好推薦適合的飯菜,透過這樣的接觸對話,也維繫了商店街特有的人情味。

然而,市場變化使這類攤位面臨挑戰。大型超市的熟食區品項豐富且價格實惠,外送平台的普及化也讓原本的老主顧有了更多選項,導致減少前往實體店採買的頻率。此外,飲食觀念轉變,越來越多民眾關注健康,傳統熟食因高油、高鹽問題而使買氣受到影響。面對競爭與消費習慣改變,業者不得不重新調整經營策略。

為了適應趨勢,店家開始改變產品內容,例如推出低鹽燉菜、低脂炸物或高纖便當,以迎合健康飲食需求。同時,部分經營者開發地區限定商品,利用特色菜餚提升辨識度。除了菜色創新,經營方式也朝數位化發展,導入線上預訂、自助點餐系統,提升便利性。經過這些調整,熟食店與便當店仍能在激烈的市場中維持優勢,持續吸引老主顧的目光。

Part3

戶越銀座商店街

東京品川區一隅,有條蘊藏溫厚情感的「戶越銀座商店街」。從東急池上線的戶越銀座站向東北延伸,串聯起1.3公里的文化脈絡。約400家店鋪沿街而立,新鮮蔬果、現烤麵包、手沖咖啡的香氣,混合可樂餅、炸雞與烤糰子的鹹香味,還伴隨街角的笑聲與叫賣聲,使這裡充滿活力。老澡堂與神社靜靜矗立在街道深處,守護這片土地。這裡雖無摩天大樓的炫目光彩,卻在細節中觸動人心,散發濃厚的人情味,吸引無數訪客前來感受最地道的東京生活與人文氣息。

「銀座」背後蘊藏的意義

東京有許多冠上「銀座」的商店街,而戶越銀座是其中歷史最悠久的一條。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利用銀座的紅磚瓦礫重建商圈,並以此命名,象徵對繁榮的期盼。江戶時代的「銀座」是商業昌盛的代名詞,爾後許多地區紛紛效仿,希望吸引顧客。時光流轉,戶越銀座沒有追隨現代化轉型的潮流,反而保留昭和時期的純樸風貌。攤販熟客間的寒暄、老店裡的和煦燈光,至今仍是這條街最迷人的景象。

舌尖上的戶越銀座

沿街而行,銅板小吃的香氣四溢!炸得金黃酥脆的可樂餅,內餡多汁、層次豐富,攤位前的大排長龍,早已成為再自然不過的畫面。另家的炭火烤糰子,微焦的外皮刷上鹹甜醬汁,炭香撲鼻,令人難以抗拒。在寒冷的季節裡,後藤蒲鉾老店熱騰騰的關東煮是驅寒的首選,這家已經營一甲子的老店,以純手工的蒲鉾聞名,湯頭醇厚清香,入口便有一股暖意直達心底!

殊勝靜謐的神社

「戶越八幡神社」創建於1526年,供奉應神天皇,被認為是「戶越」地名的由來。享用美食後,不妨前往此地散策。穿過鳥居,一條幽靜綠意的參拜道通往木製正殿,莊嚴而細膩的雕刻透著歷史的厚重感,與街區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境內的猿與兔子石像,據說曾守護御神體的泉水,如今也成為繪馬與御守上的趣味圖案。

街角溫泉的洗禮

最後,走進巷弄深處的「戶越銀座溫泉」,為這天行程劃上完美句點。這座澡堂以天然黑湯聞名,琥珀色的美人湯相傳有美容與緩解疲勞的效果。2007年改裝後,設有「月之湯」與「陽之湯」兩個浴池,每日交替開放。推開木門,蒸氣撲面而來,疲憊隨著泉水散去,長廊上的人聲也漸遠,只剩愜意與舒心悄然留存於心。

Part4

商店街的點滴回憶

每個日本人,記憶中都有一條只屬於自己的商店街。在日本不論大小火車站附近幾乎都會有商店街,總是熱鬧地聚集著主婦、家庭和學生們。許多人從高中或大學開始搭乘電車上下課,因此學生們也經常使用出沒在商店街。對年輕人來說,是個充滿回憶的地方。

Part5

日本商店街的展望

日本商店街在形態上很像是一個套裝模組,安裝在不同的城市裡。就像是日本的公寓或商務旅館的「Uni-Bath」套裝衛浴設備,使用規格一致的標準模組,日本商店街彷彿也是以這樣的形式出現。你閉著眼睛都能猜到,商店街裡會有哪些類型的店。超商、餐廳、咖啡店或喫茶店、美容理髮院是基本配備,稍微有點歷史的商店街則會有生鮮蔬果肉店、電器行,而居民多的就會有超級市場。藥妝店當然絕不能少,乾洗店、內科和牙醫診所和整體按摩院也一定會有。貼心的商店街會有百圓商店和幼兒園,再感人一點的話,還會有錢湯和寵物醫院。另外,即使現在很少人寫信了,郵局依然會出現。商店街裡進駐的店家很分工合作,規模愈小的,重複類型的店家就愈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