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美金過一天

作者:克里斯多福.葛恩雷特(Christopher Greenslate); 凱莉.雷諾德 (Kerri Leonard)

譯者:賴孟怡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12/1/7

類別:飲食>飲食文化>飲食文化/札記

原文書名:On a Dollar a Day: One Couple's Unlikely Adventures in Eating in America

ISBN/條碼:978-986-248-236-0

定價:280元

前往購買 ▶

更多書籍介紹

一個挑戰「一塊美金吃三餐過一個月」飲食計畫

一段瘋狂、冒險的飲食行動之旅

兩位高中老師真得能夠挨過這30天?

 

一本必讀的好書,讓你對日常飲食有更深的觀點和看法。

─  瑪莉莎.克拉克(《A Good Appetite》作者&《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美國版黃金傳說〕

一對高中教師的超省錢飲食冒險故事

兩位高中老師厭倦了超市的價格,所以決定實踐一塊美金過一天的方案,從中找出健康飲食的代價。

看看這兩個受夠了高價食物帳單的美國高中教師,他們決定展開一塊美金吃三餐的旅程。這樣的決定會讓他們的生活起了什麼樣的變化?作者凱莉.電諾德和克里斯多福.葛恩雷詳細的記錄他們是怎麼辦到的。在實驗成功後,他們更進一步嘗試挑戰美國食品券的每日飲食額度US$4.13,靠著一天四塊多美元,他們又如何讓自己吃得健康又美味呢?

 

把錢花在刀口上,省錢方法大公開

1. 不以好吃與否來決定吃什麼,味蕾要受口袋錢包控制

2. 準備合理的餐量

3. 將飲食改變成以青菜水果為主

4. 捲起袖子,自己種菜

5. 購買散裝食品

6. 貨比三家

7. 減少食量

8. 四處覓購便宜貨

9. 團購

10. 計劃菜單

11. 採買清單

12. 不要固定去一家商店

13. 每週花一天的時間,事先準備食材

14. 在家自己烹調

15. 只吃當令蔬果

16. 只買一到兩星期份量的農產品

17. 設置儲藏室

 

食物背後的祕密

《一塊美金過一天》也包含了許多隱藏在食物背後的秘密,像是食物如何從產地來到餐桌,還會讓個人還有國家經濟背負著看不到的成本。

• 食品公司是如何耍計謀縮小包裝,讓消費者花更多的錢卻買了更少的食品呢?

• 為什麼一湯匙的沙拉醬和一顆新鮮柳丁的價格竟然相同?

• 雜貨超市如何處理超過「最佳賞味期限」的食物?

• 為什麼加工食品的市場利潤優於新鮮食物?

• 為什麼燃油和運費早已調降,但是食物價格仍舊穩穩不變動呢?

• 為何美國人普遍有過胖問題,卻有三千六百萬的人民受限於少量食物?

作者簡介:

克里斯多福.葛恩雷特(Christopher Greenslate

現任職於美國聖地牙哥的公立高中老師,主要傳授社會公義以及相關新聞科系。他發現社會公義的重要,希望能提供美國學生一個公開討論現今重要議題的場所。藉由「一美元吃三餐」的實驗計劃,幫助學生了解如何讓人們,以新視野看待這些備受爭論的議題。二○○八年,他當選美國新聞編輯協會(ASNE;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密蘇里大學、雷諾茲新聞學院(Reynolds Journalism Institute)院士;曾主導多項大型研討會,例如社會公義年度教師會議以及全國高中新聞學大會。二○○九年,國際扶輪社更提供克里斯旅行基金,贊助他參加各種學術觀摩,並到東非參訪、交流。

 

凱莉.雷諾德(Kerri Leonard

生長於加州北部,全家人均投身於食品雜貨業,她曾在食品雜貨店工作六年半的時間。凱莉在聖地牙哥公立學校教授英文、演講和辯論等學科,並且擔任聖地牙哥年度演講、辯論賽的學生教練。克里斯和凱莉目前居住於加州的恩西尼塔斯市。

 

譯者:賴孟怡

在彩虹國度南非留學工作六年,熱愛文字、電影、旅行,目前為專職文字工作者。

譯作有《用畫畫激發孩子的潛能》、《按摩解剖書》、《感動:創造情感品牌的關鍵法則》

等書。

Part1  一美元吃三餐

第一章   糧價高漲買不起

第二章   那就動手執行吧

第三章   餅乾戰爭

第四章   我要吃青菜

第五章   與好友共進晚餐

第六章   執行結果

 

Part2  小氣菜單 ─ 節約食品計畫

第七章   繼起之挑戰

第八章   怪異的晚餐組合

第九章   互相坦誠

第十章   食物大戰

第十一章  通心麵嘉年華

第十二章  花生醬起士蛋糕

 

Part3  再省也要吃得健康

第十三章  十七顆蕃茄植栽

第十四章  壞頭殼樂團和燒烤黑眼豆豆

第十五章  菜園大豐收

 

 

〔後記〕

找出自己的方向

 

〔附錄〕

更多節省的方法

種下進步的種子

感謝

 

後記

 

找出自己的方向

 

每年夏天,我們都會和凱莉的家人到美麗靜謐的多納湖(Donner Lake)渡暑假,多納湖位於加州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附近,就在太浩湖(Lake Tahoe)的西北邊,我們會在這裡待上一星期。多納湖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件慘劇,這是在一八四六年冬天,喬治.多納先生(George Donner)帶領著三十三人,浩浩蕩蕩駕著九輛馬車,要到加利福尼亞州。可是中途被大風雪困住,動彈不得。其中有十五人,自願步行去求救。暴風雪沒有停歇的意思,反而越來越嚴重,等不及緩兵的出現,有些較年長體弱的人已經被凍死,其它的同伴為了活下去,不得已只好吃人肉,藉以為生。這個故事很悲慘,幸好我跟凱莉的飲食旅程沒有這麼戲劇化,雖然也花了好幾年,才真正摸索出適合我們的方式。

一天下午,我們一起去爬山,凱莉的爸爸走在登山步道上,突然轉過頭問:「你們覺得運動飲料對身體好不好?」我說運動飲料沒有所謂好不好,只不過是糖水加上一些鹽巴而以,只要不常喝,應當對身體不會造成大礙。他應該覺得我的回答有道理,所以也沒有再說什麼。

我們繼續在樹林間走著,凱莉的爸爸又接續剛才的話題,他說自己曾經是個馬拉松選手,他覺得運動飲料的確對體力有幫助。他的教練會要求他,在做體能訓練時,要吃些鹽片。這讓我自己想到小學時,我的棒球教練,也會說:「今天晚上要吃多一點義大利麵,明天才會足夠的力氣,打贏比賽。」或是老師也會叮嚀:「早餐要吃得好,學習才有效果。」我們開始聊起來,為什麼有些人每天吃速食,但是身體看起來還是很健康。也許是天生基因很好,新陳代謝又快,脂肪都不會在他們身體屯積。也講到為什麼有些人,不容易受到甜食或是熱量高的食物所誘惑,但是我自己就很難控制。

登山步道有點陡峭,我們正要爬上一個小山坡。在喘息中,我們又談到,為什麼學校不控管校園中的垃圾食物,像是走廊都會有自動販賣機,學生下課時間,都是人手一瓶汽水跟洋芋片,而且福利社也買得到披薩和雞塊。即使是加州的某些學校,已經禁止校園販賣汽水,但是含糖飲料,還是一樣充斥在校園其中。凱莉就舉一個例子,她有一個朋友,被學校告知,不可以讓孩子帶任何垃圾食物到學校當午餐,她很守規矩的配合學校的規定,結果有一天,她很訝異的發現,有個學生在生日當天,帶了許多糖果餅乾還有汽水,在教室內舉辦生日派對,而學校竟然坐視不管。

這讓我們聯想到人類的心理,已經被社會的約定俗成所制約,也就是說在特定場合,我們就會習慣要吃什麼食物。像是生日派對,一定要有高熱量的蛋糕和披薩,因為這兩樣食物的情感連結,會帶給我們開心和慶祝的感受。其實人類對食物又愛又恨,我們既喜歡享受美味食物,但是在超市收銀機前面,看著掃描器掃過每項食品,螢幕上的數字不斷往上攀伸,心裡對於等下要付出的金額,又會產生焦慮感,情感真的很複雜。

在這本書中,我們將自己切身的經歷記錄下來,一元美金吃三餐的實驗,是因為所得有限,必須勒緊褲頭,才能收支平衡。第二個實驗是節約食品計劃,這是為了探討飢餓和健康之間的關係,也想為人民找出食品券的最佳用法。最後,我們試著要建立起一套,我們所謂的「一生一世健康飲食」,我們想要找出既健康、付得起又符合道德良心的飲食方式。透過這些實驗,我們了解到,金錢要發揮最大利益,不僅是擁有金錢本身而以,還需要許多條件才能相輔相成,像是收入、交通、時間、教育、健康、居住地區,以及其它會決定飲食內容的因素。我們以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儘可能找出最好的飲食方式,當然這樣的探索之旅尚未完成,我們仍再努力當中。就現在來講,擬寫每週菜單,對我們很有幫助,需要恆心毅力,長期執行。儲藏室的食品、「社群支持農業」這週送來什麼樣的蔬果、菜園的收成、學校這週的工作忙碌程度,以及我們的心情,都會決定菜單內容的取向。擬寫菜單,可以減少吃零食和外出用餐的次數,又能檢視自己長期下來的飲食健康與否。

這個方法既可以省錢,維持健康飲食,又能漸漸脫離現今食品體系的控制。我和凱莉的工作分配,也不致於落入傳統家庭角色的舊式思想。以前因為工作分配不均所發生的不愉快,像是大聲甩櫃門,或是為了跟我賭氣,不去超市買空心麵,而把衣服脫光光的事情,也不再發生了。因為現在她要我去超市的話,我再也不敢用「我只穿著內褲」這種理由敷延她。

而這幾項實驗,對我們生命的影響,是一輩子無法磨滅的。以前我們隨心所欲的亂吃東西,對於放進嘴裡的食物,不曾思考過對身體的影響,也不會珍惜食物。但是在一元美金的實驗時,對於已經勞累工作一整天的我們,還要控制晚餐的份量,每一口豆子、米飯、青菜都是精心計算過的;而在節約的實驗中,我們幾乎打不平開銷,而要斤斤計較每一餐,連剩菜剩飯都不敢浪費,能吃得飽就已經是萬幸,哪裡能考慮是否健康,在經歷過這些事件後,我們再也不會把盤子裡的晚餐當作理所當然,而是心存感激,即使是一小湯匙的花生醬都是人間美味。

從過去一年的實驗中,我們體認到自己是多麼幸運,因為這樣的生活方式,對我們來說只是實驗,而非無法脫離的現實生活。我們一直在思考,為何全美國會有高達三千六百萬的人民,無法自由選擇健康的飲食,他們受限於所得有限,居住的地方也不容易購買新鮮又價廉的食品。我們拜訪了積極解決飢餓問題的熱心人士、也到過貧民區實地參訪、甚至親身體驗,靠食品券過活的日子有多難熬,對於他們的痛苦,我們感同身受,不再像過去,會對申請食品券的人,貼上「懶惰」的標籤。我們的家人還有好朋友,都曾經仰賴食品券,才能生活下去,我們卻是到現在,才開始對這樣的議題有稍許的了解。在你閱讀此書時,全美共有一千三百萬的孩童,正活在飢餓當中,他們面臨到營養不良,食物匱乏之苦。全世界也有十億人口一天只靠一塊美金過活,我們急於找出原因,為何在富饒的現代社會中,還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想要知道,美國貧苦家庭的孩童,卻有過半數有肥胖問題,而個問題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

凱莉、我還有她爸爸,在茂密的森林中,走錯路而迷失方向。她爸爸在這個時候卻把手錶忘在家裡,因為他的手錶有全球定位的GPS功能。我們花了好幾分鐘,延著腳印走回原來的地方。剛發現迷路時,我們有點慌張,畢竟對這個森林不是很熟悉。靜下心後,我們就用著最原始的老方法,也就是延著腳印走回原路,就解決了迷路的問題,我想這就是現代人太過依賴科技的後果。

我在想是否也可以用這樣的思維方式,來解決飢餓問題。在農業革命之前,我們的祖先是如何餵飽一家老小,是不是有許多的古老智慧,被我們這些現代人給遺忘了?我們都需要發掘養成自己飲食方式的根源,才能打破舊習慣,重新建立健康的生活。

我們選擇以全穀物、新鮮蔬果作為主食,不像在這個城市的居民,都把冷凍墨西哥捲餅和零食當作三餐。我們有責任悍衛自己身體的健康,因為食品公司關心的是營運利潤,並不會把消費者的健康放在心上。要戒掉零食餅乾,需要很大的決心,但是我們想要減少飲食的份量、只吃身體需要的東西,這樣才不會老是吃太多,也不會慢慢變胖而不自知。凱莉打趣的說,我們不是相撲選手,不用像他們一樣狂吃,而且現在我已經打破自己每天一定要吃甜食的習慣了,算是可喜可賀的一件事。持續訂購「社群支持農業」的蔬果,幫助當地的農夫和振興國內經濟,購買從荷蘭進口的甜椒,有違我們的理念,因此我們再也沒有買過荷蘭甜椒。

糧食公義的活動有越來越多人嚮應,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士,以著不同的方式支持糧食公義,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一般的家庭主婦、熱心公益的積極份子、或是「要食物,不要炸彈」的反戰人士。多面向就是糧食公義的力量來源,如果你會讀這本書,那你應該對這樣的議題也很有興趣。我們希望你也能夠對社會,多投注一份關心。

如果你有自己種菜,那不妨考慮看看,在菜園收成時,能捐一些自家的菜給需要的人(可詢問里長),凱莉目前正在投入這項活動。如果你是學校教師,那幫助學生們了解,餐桌上的食物需要經歷多少時間和辛勞,才能出現在他的餐盤上。如果你是濟世救人的醫生,那多和病患解釋,食物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如果你是在法律界服務,何不利用職務之便,糾出那些非法進口移民的人口販子。如果你是政治家,請將這些議題深植心中,在有機會時,為民喉舌。

對於每個人來說,不管事情大小,只要能為這社會盡點心力,那就不要吝惜。如果人人都能盡一已之力,那有一天,解決之道便會自然浮現。也許解決之道能夠含蓋的範圍,只有你的社區,就像是我們的社區資源中心,但也有可能大到,能夠解決孟加拉的貧窮和飢餓問題,就像是窮人的銀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nd Yunus),他是孟加拉人,一手創立了鄉村銀行,挑戰傳統銀行信貸機制,給於窮苦人家貸款,證明了利和義可以兼顧,在二○○六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未來是不可限量的,不用擔心自己的力量很小,結果會如何,沒有人可以預期。人生很短暫,只為自己擔心在年老時能存到多少錢,或是能不能成功,這樣的人生視野很狹隘。在歷史留名的人物,原本都是如你我一樣的平凡人,而因為他們決定有所不同的作為,而能在歷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每個人都作得到,就如同印度國父甘地所言:「你做什麼,在生命中洪流看似微不足道,但重要的是你去做了。」而重要的就是在「當下」,當下你決定起而立行。讓這個世界,因為有你而更美好,這樣的成果,就是對自己最大的獎賞。

我們終於在天黑之前找到路回家,我看著凱莉的臉上,有著鬆了口氣的開心神情。我們活著走出森林,在棕熊出來覓食之前,找到路,性命安好的回到家。迷路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因為緊張,而互相大吼著這是誰的錯,或是不確定要選擇哪條路而吵架,不過我們並沒有這樣做。我們儘量保持冷靜,觀察四周,找出正確的方向。而我想這也是為人處世,尤其是面臨世界不斷變遷的時代,所要培養的人生態度,我們要把最美好的人性展露出來。因此盡情的歡笑吧,做個誠實、堅定的人,對世間人保有著一顆慈憫的心,不要失去自己天真的本性,也不要喪失好奇心,而成為冷酷無情的成年人。你的人生必定更加豐富美好!

 -  克里斯

 

內文摘錄:

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食物通常份量很少,這根本無法滿足我的食量,我每天張開眼睛就只想吃東西。而在吃東西的時候,腦袋裡裝的也只有眼前的食物,甚至是在空腹時,心裡想得也都是食物……,而且當我看到四周其實有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但我卻都不能吃的感覺時,心裡實在好痛苦。我還會注意到人們浪費食物的壞習慣,每天都有人將其實還很新鮮的食物丟棄。這對我和克里斯來說,浪費是不允許,也不可能發生的──每一粒白米、每一把豆子都彷彿是已被貼上價錢的標籤一樣。我現在煮飯時也不會再丟食物給狗吃,每天煮晚餐時,牠們都會跟在我腳邊繞,尾巴搖啊搖的,無非就是希望我能掉下一點東西給牠們吃,可是我小心的很,因為每一口食物都是仔細秤量的,不僅是對食物心存感恩,我根本也不敢有浪費的心理。

學校其實是最浪費糧食的地方。每當我看到好好的三明治被丟到垃圾桶時,我就會皺起眉頭,覺得心痛。我也常常看到,還有半包沒吃完的洋芋片被風吹到地上,或是只咬一口的蘋果就被丟在圍牆上。我認識一個學生,家長幫他準備的餅乾和洋芋片若不合口味,他甚至會將沒開過的餅乾整包丟掉……。不知道他的父母知道孩子將他們辛苦工作,賺錢買來的食物輕易丟棄時,心中會作何感想?我不知道這是因為這個學區裡的孩子生活富裕,這才導致學生們浪費的行為,還是這整個國家的青少年都是同樣的德性?!

學期開始的第二週,我們按照慣例會開教師會議,學校有提供免費午餐給每位教職員。我的同事德富坐在旁邊,打開午餐袋,裡面有墨西哥玉米捲、薯條和莎莎醬。我對會議的內容已經有點模糊,不太記得究竟有什麼討論事項,但是我還可以清楚記得莎莎醬的味道……。在這整個會議裡,我只記得自己幾乎都在對著他的午餐流口水,希望他能打開袋子,將最後幾口食物吃完,如此一來,我便可以再看幾眼那美味可口的捲餅。行政人員嘮嘮叨叨地報告,這些重點都無法跑進我的耳朵裡,我只看到德富盤子裡的食物……。

這是我第一次想違反實驗守則,我當下努力控制自己的思緒,幾乎已用上了全部的意志力,這才壓下了自己沒有伸手搶他的薯條來吃的衝動。走回教室時,我不禁想著,剛才沒人吃的墨西哥午餐,會不會有好心人將它們帶回家。像是米飯就可以加到湯裡面煮,豆子也可以當作晚餐的一道小菜。我羨慕可將莎莎醬帶回家的人,莎莎醬在美國已經取代蕃茄醬的第一名地位,就是因為它的風味特殊,又可以搭配許多不同的食物來吃。這是生平第一次,我這麼羨慕別人可以隨意吃東西。我想以後每到午餐時間,我都要在教室裡獨自用餐就好,以免看到食物被浪費,心裡就難過。我們的實驗守則規定不能接受免費或是贈與的食品,除非是人人都有的福利。如果今天免費供應的午餐不是只有教職員才能享用,那我一定會大吃特吃,事後甚至還會將沒有人吃的也收集起來一併帶回家。

在這之前,我並不是很清楚自己究竟浪費了多少食物,就像是多數人一樣,我也不喜歡浪費,然而食物若擱在冰箱太多天,或是已經不新鮮了,那就自然沒有吃下肚子的道理。而像是去餐廳用餐,我們總是會將沒吃完的剩菜打包回家,可是除非克里斯願意把它們吃掉,不然這些食物往往就是會在冰箱裡放到壞掉。我覺得自己煮過的食物若放在冰箱四天就不能吃了,而餐廳帶回來的食物,期限頂多是二天,這沒有科學根據,純綷是個人偏見,然而克里斯好像覺得食物只要擺冰箱,那就永遠不會壞……。其實我很不能接受他測試食物新鮮程度的方法,因為不管東西放在冰箱裡多久,他的測試方法都一樣──就是先拿出來,打開蓋子聞聞看,然後說食物沒壞,然後全部吃掉。如果無法確定有沒有壞掉,那他會把手指伸進去食物裡面,然後再放進嘴裡試吃看看。如果食物不管是聞或吃,感覺都是一定壞掉了,那他還是會吃掉,而且還會拿給別人吃,毫不覺得噁心。

我們老是因為這點意見鬧不合。這有可能是因為以前的經驗使然,我們才會有如此相反的看法。

在我們相識以前,克里斯曾在「要食品不要炸彈」(Food not Bombs)的反戰團體擔任義工。他們會將餐廳或超市不要的食物重新烹煮過,然後再分送給街頭遊民吃。這是由一名麻省理工學院的反核活動主義份子在一九八○年倡導的。當克里斯住在聖地牙哥灣區時,他的大學室友帶他去加入此一團體,這個活動便開始盛行直到蔓延全世界,目前包括美國、歐洲、非洲、中東、亞洲以及歐洲都是。他們沒有總部或是領導人,更也沒有新聞媒體為此做過任何相關報導,但是他們有許多成功的事例值得我們學習:當聖地牙哥在一九八九年發生大地震,只有他們還可提供食物給無家可歸的災民。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雙子星大樓倒蹋時,他們也是第一個供應熱食給救難人員的團體。此外還有南亞海嘯、美國遭受卡崔娜颶風襲擊時,他們也都當仁不讓地幫助當地災民重建家園。現在這個反戰團體還倡導另一個口號:「要食物,不要貸款」──幫助在經濟衰退時,房子被銀行沒收拍賣的人民,希望政府能給他們一個暫時的棲身之所。這樣自發性的反戰和對抗貧窮的活動,都是義工自動自發的創舉。他們甚至還啟發其他人發起「要腳踏車,不要炸彈」的活動,他們收集別人不要的腳踏車,在經過專業技師的修理之後,分送給低收入戶使用。這個團體有自己的聯絡網,大多數是幫助貧窮人民、動物保育以及環保方面的議題。「要食物,不要炸彈」是很多面性的慈善團體,也幫助克里斯看到浪費食物是不好的行為。他們將丟棄的食物重新烹調成熱騰騰的素食餐點,讓他對什麼是可以吃,什麼是已經壞掉的食物,有著比平常人更顯寬鬆的標準。

那為什麼我對食物新鮮與否,會有這麼嚴格的標準呢?這都是因為我曾在超市工作過六年半,

超市通常會有很嚴格的最佳保存期限規定。事實上,即使超過保存期限並再多擺上一週,食物通常都還不致於變質或腐壞。在二○○九年,經濟發生大衰退時,民眾開始爭先恐後地搶購因為超過保存期限而降價的便宜商品。即使我知道食物可以存放更久,但是只要一超過保存期限,我還是會忍不住地直接丟掉它。

我的家人幾乎都在超市裡工作過。我的祖父自己就曾開過一間超市,結束營業後,他乾脆去幫朋友工作,這是一間開在北加州的連鎖超市,而他在這家公司服務超過三十二年,我的其它家人也都曾經在這裡工作過。也就是因為在這樣的家庭觀念中成長,形成我根深蒂固的想法,只要不確定是什麼時間買的,或是看起來不怎麼新鮮的東西,我通常就不會拿來吃。我幾乎從未吃壞肚子過,但總會害怕食物只要一超過保存期限,就會突然變質壞掉。幾年前,我有跟媽媽討論過這一點,結果她跟我說:「你這樣的觀念可能是被我影響的。」因為她也是這樣,只要食物一超過保存期限,她便寧願再買新鮮的,也不願意冒著吃壞肚子的風險。

除此之外,我也從未擔心過下一頓有沒有著落,所以對於浪費食物這件事,我根本從未放在心上。當我把放到乾癟腐爛的蔬菜,或是壞掉的食物丟到垃圾桶時,我心中其實一點愧疚感也沒有。過去在超市工作時,我通常都是在下班時才去採購當天要烹煮的食材。超市關門時,我同事會將過期的食物丟到大型垃圾車,許多像克里斯這樣的人便會跳進垃圾車裡挖寶,用以對抗工業社會的過量生產。後來,那家超市索性將垃圾車上鎖,我想他們是不願意承擔萬一有人吃到過期食物生病的責任。高中時,我也曾在電影院打過工。每當電影院關門時,裡面的員工都會把賣不完的爆米花放在大垃圾袋中整包丟掉。即使是其它員工或是客人詢問是否可以帶一些回家,他們也不允許大家擅自這樣作,不然這就有違公司的規定。

許多公司為了自保,每天都會丟棄非常新鮮的食物。

有一次在我開完會,走回教室的途中,我領悟到自己這種荒謬觀念是不正確的。我這輩子丟掉過好多食物,我現在終於能夠了解自己過去的行為其實很浪費,我需要徹底改變。我過去那個堅若磐石,無法撼動的觀念開始慢慢瓦解,我對於「好」或「壞」的食物定義已與過去大不相同。如果我還要撐過接下來的二週實驗挑戰,那我最好就從現在開始,別再對食物的新鮮與否過度挑剔。

隔天,當我經過校園時,我發現地上有一顆蘋果,我半瞇著眼睛看著,判斷它是完整沒人咬過的。我認真地考慮要把它撿起來,等到下課有空時再吃,可是我偏偏又生性膽小,只敢想想卻不敢真的走過去撿起蘋果。當天下午,我又看到一名學生將黃瓜還有蕃茄沙拉丟掉,我很想直接走過去勸阻她,但又怕她去跟校長報告,還是跟父母親抱怨老師管太多。我可以想像學生會開始謠傳,老師在垃圾桶亂翻食物的景像……。人們只要擁有過多的東西,浪費的天性就會出現,只有在食物數量受到限制時才會懂得珍惜。而克里斯在參與校園會議時,也曾遭遇類似的難題。

克里斯會在明年一月的時候,和國際扶輪社一起出國訪查,這是他在很早以前就提出的申請,而聖地牙哥只有五名教師受到選拔。在出發之前,他必須參加幾次的行前會議,會報多半是訂在用餐時間。在實驗進行到第十三天的早上,他來到位於聖地牙哥近郊的沙克研究中心開會,這是全世界最頂尖的生物醫學研究中心之一。早餐內容相當豐富,完全沒有聽到任何與會人員抱怨,但這卻嚇到克里斯。因為餐桌上擺滿堆得高高的,像是草苺和香瓜之類的水果,還有美國人習慣的早餐食物,例如白煮蛋、培根還有吐司等等,份量之多活像是看到一排食物牆。我和克里斯所遇上的這兩個經驗都讓我們領悟到,費餐飲是如此容易取得;是這些食物只有扶輪社成員可以「免費」享用,所以對我們來說根本不算免費。

我們的會議並不是唯一可以得到許多免費食物的地方,像是我們常去參加的大學講座,現場幾乎都會備有準備咖啡和餅乾。有些主辦人提供的點心份量甚至多到像是你可將它當正餐,吃飽一定沒有問題。而我們學校每年也都會有好幾次的免費午餐,這是由家長會支付的費用,家長們希望老師知道他們都很感謝我們的辛苦付出。不管是開學日、各種節日,像是教師節或是學期結束那天,家長會也都有免費的早餐開放給老師享用。或是在家長座談會時,他們也會準備三明治讓老師充飢,不用趕著回家吃飯,可以先填飽肚子再開會。其實有很多老師都會直接跳過這餐不吃,但是因為家長盛情難卻,我們只有接受,不能拒絕。而學生會每年也都有提供二~三次的早點,讓老師可以享用貝果、咖啡及水果等食物。當然上面所列舉的事項,應該不是各行各業都有的福利。

當我在電影院打工時,你在休息時間可以盡情吃爆米花、喝汽水,食量隨你高興。我那年所吃下的爆米花份量自是不可勝數,但是這個以時薪計算的工作,在開會時並不會供應免費餐點。當我們處在經濟拮据的時候,往往就不會有太多浪費的情形發生,要將食物丟棄也會再三思量。烹煮三餐前一定也會想想,不要因為煮太多而吃不完。在第三世界的國家或是貧窮的非洲國度裡,這都是每天上演的真實戲碼,他們沒有浪費的權力。可是處在富裕的美國國度,民眾卻能享有這麼多既便宜又多樣的食物,這是多麼值得感謝的事情啊。

在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的著作中,他曾提到,大多數的美國人所攝取的食物,其成份多半含有玉米和黃豆。即使你喝的是檸檬水,裡面也含有經玉米萃取而來的糖漿,或是拿漢堡為例,像是裡面的牛肉漢堡肉,多半也是來自整天吃玉米的牛,而這對牠們來說並非天然食物。

夾著牛肉的漢堡也是混合著白糖、玉米粉的精製麵包,更不用提蕃茄醬還有汽水,每一樣都含有玉米成份。

在成為嚴格素食者之前,我從未注意到食物外包裝上的成份標示,除非我擔心卡路里過高,通常才會隨意瞄幾眼。但是就在我漸漸意識到吃進去的東西是否健康之後,我開始會認真看看包裝背面的標示,而我發現許多內容物都是來自實驗室合成的,而非天然成份。不只這樣,幾乎每樣東西都有玉米添加物。根據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指出:美國有八百英畝的土地,約為三萬二千四百平方公里是用來種植玉米。這是因為玉米容易種植,價格又低廉,因此任何人工再製品裡都可見到它的蹤影。我想至少這個實驗可讓我們減少對玉米粉的攝取。但是每天晚上必吃的花生醬,還有三明治裡面的果醬,通常也都含有高成份的玉米糖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