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比怕怕

作者:林以維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12/6/28

類別:童書/青少年文學>圖畫書>生活教育

ISBN/條碼:978-986-248-260-5

光碟:1書1CD

定價:280元

前往購買 ▶

更多書籍介紹

【情緒點點名★害怕】

 

「嗚……好多好多狗,好可怕喔,誰來救救我啊……」

胖比被鄰居家大狗嚇壞了,尖牙與吠叫聲如影隨形的跟著他,

讓他躲在房間角落不斷發抖。

沒想到,夢裡的小精靈送他一副神奇眼鏡,

這下子,胖比真的能變成世界上最強壯、最勇敢的大力士嗎?

 

胖比一家人搬到新家了,院子又大又寬敞,胖比玩得好開心。但是,沒想到鄰居家有一隻好兇好兇的大狗,突然跳出來對著他狂吠!大狗張開血盆大口,又尖又利的牙齒閃閃發光,嚇得胖比拔腿就跑……。

被嚇壞的胖比好害怕兇巴巴的狗,他覺得狗兒好像如影隨形跟著他,他的耳朵不斷響起狗吠聲,就像隨時要撲上來咬他。這天夜裡,胖比做了一個夢,夢裡出現小精靈,送給胖比一副可以變成勇敢大力士的神奇眼鏡;一覺醒來的胖比發現床邊居然真的有一副神奇眼鏡!戴上眼鏡的胖比真的能夠獲得無與倫比的勇氣,變成世界上最勇敢的大力士嗎?

害怕是一種感受到危險的時候會自然產生的情緒反應。人們會害怕的東西有些是具體的,例如老鼠、猛獸;有些則是不具體的,例如怕黑、怕作惡夢。孩子面對害怕時,通常會表現出緊張、不安、手腳發冷等反應,這種痛苦脆弱的感受,通常會讓孩子不知所措。

輕視或否定孩子的恐懼,例如安撫孩子:「這沒什麼好怕的。」這樣的回應其實對孩子並沒有幫助,反而會讓他們無法處理這種難以避免的情緒,更無法學會在需要的時候求助。大人不該淡化孩子的恐懼,應該要孩子學習面對害怕的事物和感覺,並懂得因地制宜的管理它;這樣一來,孩子才會知道如何處理不愉快的情緒,對恐懼有正確的反應,如此才能保護自己,逐步建立安全感與自信心。

 

【本書特色】

★ 溫馨多彩的圖畫,觀察力、思考力、情緒力同步養成。

★ 教育專家編寫導讀賞析,深入了解繪本內涵,並提供家長情緒教養觀念。

★ 別出心裁的遊戲設計,讓孩子藉由遊戲與他人互動,深度思考情緒表現。

★ 溫馨生動有聲CD,帶領孩子進入故事的世界。

 

【EQ點點名系列叢書簡介】

EQ點點名系列繪本,分別以四名個性迥異的小動物為主角,取自生活中常見的事件,引導孩子認識並了解具體的情緒感受,學習正向管理情緒的方式。

本書情緒重點為「害怕」,藉由主角胖比對狗由恐懼到成為好朋友的過程,讓孩子了解與學習辨別害怕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學習面對害怕的事物,能承認恐懼並懂得處理與求助,並且使孩子能逐步建立自信,擁有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

「情緒力」開啟了人際互動的彈性與空間,是未來人才必備的軟實力,也成為將來幼兒園教學綱要中孩子必修的新領域。零到六歲是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孩子長大之後是樂觀或悲觀、自信或自卑、主動或被動、合群或孤獨,都與這個時期的情緒發展有關;情緒力對終生成就的影響,比智力更具關鍵,越早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並學習情緒管理,比認知學習更加重要!

作者:林以維

1979年生於台北,任職童書編輯多年,創作暨編輯作品有《閱讀與品德系列繪本》、《小東西創作語言》、《幸福小富翁》等數十本,現專職當媽偶爾接案。

如果用心說一則故事,除了讓孩子好奇、學習,還可以激發他的想像和發掘他的興趣,是件多麼美好的事!

 

繪者:曾煥勤

1966年出生於台北,從小就充滿好奇心,可是記憶力相當差。專注力不足,但是喜歡自己動手作玩具,塗鴉畫圖也是小時候的生活重心。

高中時就讀復興美工,畢業後在插畫名家洪義男老師學習插畫,兩年後在名漫畫家曾正忠老師手下任職漫畫助手,24歲時在出版社任職副總編輯、漫畫學院院長、教學部部長,30歲之後恢復自由之身。現在大多參與企畫、設計、插畫之發表,多元性的創作是面前生活的主軸。

推薦導讀

 

害怕不是件丟臉的事

 

在許多大人的價值觀裡,害怕等於「不勇敢」、「膽小」、甚至「沒出息」,屬於負面的形象,特別對男性兒童更是如此,因為社會期望男性要勇敢。

害怕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曾慧佳(2000)認為害怕可能經由學習得來,因缺乏知識引起,或在演化過程中根植在我們基因中的直覺反應。如果家長看到老鼠的反應是害怕得立刻跳到椅子上尖叫,兒童看了就學會要害怕老鼠,他下次看到老鼠也會學大人跳到椅子上尖叫。這就是經由學習得來的害怕。有時候,我觀察到家長用「再吵,叫警察來抓你去關」的話嚇唬哭鬧的孩子,孩子因缺乏對警察職責及法律知識的了解,會信以為真,停止哭鬧,但也同時開啟了對警察的害怕,因為怕被抓走。事實上,除現行犯外,警察抓人需有拘捕票,也有義務要告知當事人是犯了哪條法律。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並不違法,警察不可能因此逮捕孩子,這是家長為控制孩子而用的愚民政策。

而由演化論的觀點而言,害怕是人類自我保護的防禦機制,可以讓人有意識的作出逃離反應,避免生命遭受威脅,使種族得以繼續繁衍,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文化與人種都有一些共同的恐懼,例如怕黑,因為動物及敵人可能趁黑夜前來攻擊我們,祖先的經驗讓我們這些演化的倖存者對「黑暗」有著恐懼。像書中胖比怕鄰居家的大黃狗,就可以由演化論的觀點來解釋,因為我們的祖先也會怕被兇猛的動物攻擊,所以看到兇猛的動物就會心生害怕,拔腿逃離,以免被吃掉。這種恐懼在演化的過程中已被植入我們的基因。

那麼,家長可以如何讓孩子不害怕呢?其實,適度的害怕是好的,能讓孩子更安全;就好比正常的痛覺是必要的,讓人警覺到不適而盡快做出反應,以免更多的傷害。凡事過與不及都不好,總是要追求適中。家長如果要讓孩子不害怕,第一個自己就不能表現出害怕的樣子;還要為孩子增能,讓孩子對害怕的事物更加了解,才不會輕易被嚇到;最後,家長也可教孩子一些方法,來化解自己害怕的情緒。例如:孩子小時候怕黑、怕鬼,我教他可以請家裡信仰的神來幫助他,因為神會保護小孩。而孩子唸中學時,上學途中要走一彎曲的地下道,會有許多視覺死角,上下學時間外少有行人,三年級夜自習放學後走起來很恐怖。我們討論的結果是請他有同學作伴時才走地下道,否則寧可繞遠路走平面道路。

書中的胖比經由鄰居阿姨的介紹,了解到大黃狗是因為當了媽媽所以防衛心強,才會對路過的胖比不友善(補充知識);又看到狗媽媽照顧小狗的慈愛模樣(激起胖比被母親照顧的經驗與同理心),最後甚至願意領養小狗,讓狗媽媽可以隨時看到自己的小孩,真是個善良的孩子!而阿姨也做了很好的引導喔!

- 田耐青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註:曾慧佳(2000)。害怕與恐懼的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3,265-29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