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住在城外
作者:彼得.史塔姆(Peter Stamm)
譯者:林琬玉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12/12/1
類別:童書/青少年文學>圖畫書>生命教育
原文書名:Warum wir vor der Stadt wohnen
ISBN/條碼:978-986-731-089-7
定價:280元
更多書籍介紹
售出版權:台灣、中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日本、立陶宛、斯洛伐克
展開童話般的奇幻異想,在虛實邊境旅行!
如果可以一直換地方住,應該充滿新鮮感又有趣吧!
搬家究竟好不好玩?藏著什麼趣味或無可奈何的事?
讓我們一同進入這個奇幻與想像交織的美妙故事,
體驗不同居所的趣味。
今天這裡,明天那裡……
一個找尋住所,想像力瘋狂馳騁的搬家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搬家」的故事,這一家七口人為尋找最合適的安身之所,展開一段充滿無限想像的奇妙旅程。從一家人的遷徙,到一個人住、每天換一座橋下住、甚至住在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地方……輾轉搬了十八個地點之後,最終在城外找到一個寬闊自在的落腳之處。
在這裡,別問什麼是真的,也別問什麼是假的。請全然開放自己,帶著好奇心盡情探索,感受住在各個地方的情境,一起尋找那個是「家」的地方。
故事中的住宿場景真實、虛幻交錯,字裡行間充滿詩意,且藏著許多奇思幻想。德國青少年文學獎得獎插畫家尤塔‧鮑爾(Jutta Bauer)花了三年時間為這個故事作畫,繪出十八幅色彩豐富的優美圖畫,每頁文字底下另嵌上一排鉛筆素描,更添閱讀趣味。藉由這個故事,邀請爸爸媽媽和孩子一同想像住在不同地方的感受。
為什麼要搬家?
搬家的理由千奇百怪:姊姊很傷心、爸爸不愛媽媽了、爺爺看到有人舉行葬禮很難受、姑姑不再拉提琴了、哥哥吃一個小香皂生病了、奶奶沒有乾衣服可以穿了、媽媽不認識我了……每則小故事結尾都出現一個戲劇性的轉折,於是遷移到下一個居所。他們從藍燈房子、電車、森林、教堂屋頂、小提琴、有三支電話的房子、月亮、電影院、雨中、雪中、大海、叔叔的帽子……一直搬到夢裡住,最後,終於在城外定居了下來。
不可思議的居所
故事中,不時夾雜一些不合常理、但小孩唸了會格格笑的胡言亂語,例如:住在姑姑的小提琴裡時,媽媽將洗好的衣服晾在琴弦上;住在有三支電話的房子裡時,如果我們覺得無聊,就開始玩亂取名字遊戲,講些亂七八糟故事;住在無軌電車裡時,我們愛躲在椅子底下聽引擎發出像貓一樣的咕嚕聲,也愛在不下車時按下車鈴;住在森林裡的時候,我們幾乎沒再上學,因為忙著蒐集堅果賣給松鼠;住在月亮上的時候,到處都是小湖大海,但是沒半個可以游泳……這種大人看來頗無厘頭的事,甚至帶著惡作劇、嬉鬧的成分,小孩讀起來卻覺得好笑,因為這是他們愛做與想做的事,也或許是孩子眼中奇妙的世界,而這正是他們單純理解世界的方式。
搬家的另類感受
孩子的小小世界裡,除了歡樂,還藏著許多無厘頭的奇幻想像,以及對生命的種種疑惑與思考。這是一本詩情畫意且引發無窮想像的繪本。敘事的主人翁是一位小女孩,她用童稚的語言,告訴我們一連串引人發笑且帶著隱隱憂傷的搬家故事。這家人居住場景虛實交錯,每住一個地方,都對照真實世界及孩子心中的奇異幻想。因此,「搬家」這件事,在大人眼裡看似感傷無奈,但在孩子心裡卻有著另一番趣味和想像。
孩子或許無法完全理解現實生活裡的無奈,但是藉由這本書,可以開始學習感受生命過程的不同境遇與面對態度。爸媽陪伴孩子閱讀的同時,可引導孩子想像「有家」與「無家可歸」的心情,並且最終發現,原來無論晴天或雨天都是好天氣,一定可以微笑迎接與度過。
以文字或圖畫來說故事
這是一本文字的書,也是一本圖畫的書,讀者可以用文字來看故事,也可以用圖畫來說故事。全書文字細膩、圖畫生動,在人事和景物的變遷之中,充滿孩子細微的觀察力和感受力。字裡行間有畫、有意境,有童言童語,也有小大人的淡定語氣,帶領大人小孩一同進入奇異幻想世界,引發一連串歡笑和生命種種的思考。
【本書特色】
1.這是一本寓教於樂的童書,小團體或學校可以利用它來玩文字或圖畫遊戲。主題可包括「歐洲在哪裡?認識德國與瑞士」、「什麼是家?我心目中的家」,或是「這樣正常嗎?甚麼是正常與不正常?」…等等,其他潛在主題還有待引導者自行發揮。可作為班級、小團體課程或活動材料,例如社會課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與探討(無家可歸的遊民、「家」是甚麼)、自然課(海洋、雪地、月球、森林的聲音與氣味探索),美術課及國語課(看故事畫圖、看圖說故事或照樣寫短文)等等應用。同樣內容也可作為親子間的對話分享。
2.每一篇小故事讀來充滿童趣,文字簡單俏皮、流暢有韻味。內容對孩童來說很詼諧有趣,好笑的話不少、胡說八道很棒。
3.彩色插畫與文字頁素描極為優美,與文字敘述巧妙呼應。文字裡藏著細膩的顏色、氣味、聲音體驗:藍燈、白雪、紫丁花香、鬱金香葉、木頭與松香的味道、老舊陳腐的烤漆怪味、雨聲、水滴聲、腳步聲、電鋸聲、教堂鐘聲、跟著海浪輕輕滑上滑下……搭配淡淡的圖畫風格,充滿詩意想像,令人反覆咀嚼回味!
4.共十八篇小短文與插畫,每篇可獨立閱讀,也可作為連續故事串連,適合初學文字閱讀的學童讀來不吃力有成就感。
5.搬家的理由也許出於無奈,也許並不是什麼理由,但其中卻可引發親子間很多思考和探討,適合親子共讀,引發有趣的對話和聯想。
作者:彼得.史塔姆(Peter Stamm)
一九六三年出生,瑞士人,曾在大學英文系、心理系與心理治療系就讀過幾學期。彼得曾從事多種職業,因工作關係居住過巴黎與紐約。一九九○年起,專職成為自由作家與記者。作品種類包括長篇與短篇小說、有聲書及劇本,並多次獲得獎項肯定。目前他與家人住在瑞士溫特圖爾(Winterthur),《為什麼要住在城外》是他第一本童書創作。
繪者:尤塔.鮑爾(Jutta Bauer)
一九五五年出生。畢業於德國漢堡高等設計學院(Hamburger Fach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爾後出版的第一本作品即是童書繪本。曾任女性雜誌《碧姬特》(Brigitte)專屬漫畫家長達七年。二○○九年,其畢生作品獲「德國青少年文學獎」頒發插畫特別獎予以肯定。二○一○年並獲得「安徒生獎章」(Hans Christian Andersen-Medaille)。尤塔目前定居於漢堡,並在漢堡工作。在台灣出版的著作《爺爺的天使》(三之三出版)及《幸福是什麼》(格林文化)。
譯者:林琬玉
輔仁大學德文系及德國Aachen專業大學(Fachhochschule Aachen)企業經濟系畢業。曾任美術雜誌資料編輯與電子商務顧問公司研究員。目前與家人定居德國,長年兼職從事翻譯與審書工作。《為什麼要住在城外》是第一本童書譯作。
推薦導讀
我的駱駝夢:乘著想像的翅膀飛行
暫且拋開思考框架,和孩子一起奔馳在無垠的幻想空間,讓想像力成為超能力!
一九六○年代,母親是外交部派駐北非的醫療團成員,合約期滿要回台前,來信問我們要什麼禮物。那年,姊姊十四歲,要一台收音機;哥哥十一歲,要一把玩具槍;九歲的我卻宣稱「要一隻駱駝」。
「駱駝!」所有聽到的人都驚呼!
「駱駝要住在沙漠裡,妳要把駱駝養在哪裡?」
嗯,對此,我已經有解決之道了。
「巷口正在蓋房子,工地前不是有一堆沙嗎?駱駝可以養在那裡。」
「那房子蓋好之後呢?」
「我們可以去海邊挖一些沙回來,鋪在院子裡。」
「笨蛋,那是海沙,和沙漠的沙不一樣。」
「太陽曬乾後,海沙就像沙漠的沙。」
我一邊跟哥哥鬥嘴,一邊心中做了決定,將來我要騎駱駝華麗的上下學,一掃三年來母親不在身邊的委屈。而且,就算哥哥再怎麼求我,我也不給他騎,一次也不要。
經過不下十次的確認,在我的堅持下,父親將我們的禮物清單寄出給遠在半個地球外的母親。我對駱駝的想像,隨著等待的時間及距離的空間,不斷發酵、熟成,已經釀成了一杯美酒。每天都有新的小進展:取好了名字,準備好了見面禮(一條紅寶石項鍊,可以掛在牠的額頭上以顯尊榮);做好了騎具(小板凳上鋪一條浴巾),甚至幻想將來要騎著駱駝進結婚禮堂……
終於,盼到母親回台,那是我童年難忘的一天。接機時,我帶著紅寶石項鍊去機場,幻想母親將牽著我的駱駝下機,我馬上獻上見面禮,從此與我的駱駝「永浴愛河」。但是……當然沒有駱駝!被母親抱入懷中,我的目光還在不斷搜尋,與母親分離三年後,見面的第一句話竟然是「駱駝呢?」(真不孝)。大器的母親拍胸脯保證回家馬上就有。頓時又覺有盼望,「喔,也許駱駝直接被航空公司送回家了!」
進了家門,卻什麼也沒看到,更大的失落感再一次襲來。兄姊興奮地圍在母親身旁,我卻如失魂落魄的稻草人般僵硬地站在一旁。母親由行李中拿出禮物……原來,她幫我買了駱駝公仔!誰要這種假駱駝呀?!我要的是一隻真正的駱駝,可以騎的駱駝!至此,徹底絕望的我再也忍不住,想像的美酒頓時化成真實的淚水瞬間噴出……大人一陣笑哄逗罵,就在淚水、汗水及口水中結束了那荒謬的一天……
回想起來,九歲的我還蠻有想像力的(其實許多兒童都是),只是「欠栽培」。大家只是一直取笑我,還有長輩、平輩聽說這事之後,特別到我家來看這「傻丫頭」長什麼樣子,然後強忍笑意離去……完全沒有正面的支持力量,否則,今日的我或許會多一重身分,像《為什麼要住在城外》的作者這樣,成為一位想像力如瘋狂駱駝般飛天下海的繪本作家。
真的,一般人可以想像住在藍燈房子裡、旅館裡、有三隻電話的房子裡、橋下及森林裡,但很難想像住在電車上、教堂屋頂上、雪中的白色帳篷裡、電影院裡及雨中。但想像力超級發達的作家,更想到可以住在姑姑的小提琴裡,叔叔的帽子上、大海裡、月亮上、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地方及夢裡。想像力就是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就是虛實交錯。閱讀本書,就是要暫時拋開理性的束縛,回歸赤子之心,享受小小的、天真的歡樂與悲傷,例如:。
住在姑姑小提琴裡的時候,媽媽將洗好的衣服晾在琴弦上……
住在月亮上的時候,……爸爸答應我們,要給我們每人三分之一的世界。
住在叔叔的帽子上時,……在家裡或上餐館,他把帽子掛在鉤上,我們得緊緊抓住才不會摔下。
我想到讀完本書後,親子可以一起玩四張紙遊戲:誰、住在哪、發生什麼事及原因,想像到更多瘋狂的地方去住。如:「姊姊」住在「蝸牛殼上」時,「每天都打瞌睡」,因為「蝸牛實在走太慢了」;或「弟弟」住在「紅綠燈裡」時,「看到BMW就亮紅燈,其他車就亮綠燈」,因為「他喜歡BMW,想看久一點」。這沒有道德、法律的包袱,純粹只是一種好玩的想像力遊戲!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是無窮的,有想像力的人隨時可以遨遊世界……」。親愛的家長們,暫且拋開您的思考框架,和孩子一起奔馳在無垠的幻想空間,讓想像力成為您們的超能力!
- 文/田耐青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好評推薦
可以住在電影院,還可住在叔叔的帽子上或雪地裡-本書真是一個適合全家共享的奇幻世界。
─ 《驢子耳朵》(譯註:兒童與少年文學媒體專業雜誌)
知名插畫家尤塔‧鮑爾線條溫柔的插圖,不僅深藏饒富趣味的細節,並帶領觀者進入那五彩繽紛的誘人世界,從而開展奇幻之旅。
─ 《露娜》(譯註:兒童時尚雜誌)
彼得‧史塔姆寫的故事,誘發人們心中繼續編織情節的渴望。
─ 《薩克森日報》
本書的插圖如詩如畫不耽溺,而且趣味細節隨處逢生。文字與圖畫交織的安排,醞釀開展了詩意的發現之旅,以及光與影的追尋路程。
─ 《時代周報》
遠離真實世界的奇幻之旅,反映了人們真切的感覺、恐懼與需求。但書中魔幻般的插畫讓人不僅不再害怕,並激起人們發掘世界與編織故事的想望
─ 《閱讀基金會》
典型的尤塔‧鮑爾詩意趣味插畫,伴隨我們一處一處去旅行。本書圖文並進的雙頁內容,讓作者與插畫家用超寫實的文字與觸動人心的圖片,帶領大家進入一個嶄新的世界。
─ 《父母雜誌,瑞士》
一段夢幻般的旅程!
─ 《給小讀者的七本好書(焦點雜誌/德國廣播電台)》
(譯註:這是每月由29位專家共同遴選的推薦好書榜,獲選書單與推薦文字在焦點雜誌刊登,並在德國廣播電台節目中播出)
幻化在尤塔‧鮑爾異想插畫中的特別之旅,有許多驚奇事物等待我們去發掘。
─ 《新奧斯納布魯克報》
文學性豐富的家庭圖像之旅,途中處處湧現高娛樂性、瘋狂點子與盎然興味。
─ 《東圖林根日報》
書中那深刻透徹、幽默滑稽的插畫,出自一雙溫柔深情又洋溢藝術天賦的手,這些插畫邀約我們前去品味、讚嘆,並發出會心的一笑。無論是其素描或彩繪,都讓人在閱讀這本書時更讀進心坎。
─ 《安德烈‧卡斯博,網路書評網站》
豐富多樣的場景變換與驚奇畫面,以及書中文字的敘述口吻,都深受八至九歲孩童的喜愛,並能激起孩子繼續做搬家夢的興趣。尤塔‧鮑爾的插畫更完滿了本書,讓全書成為一件小小藝術品。
─ 《法蘭克福彙報》
這本書越咀嚼越有興味,書中點滴逕自停留在腦中縈繞,久久不散。
─ 《少年&文學報導》(譯註:德國兒童與少年文學專業期刊)
彼得‧史塔姆在本書中的文字,是我近年內讀過最好的繪本文字。
─ 《克麗絲汀.諾斯特林格》(譯註:Christine Nöstlinger是奧地利知名兒童文學女作家,作品上百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