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魚的海洋 ─ 揭發超級掠食者的大屠殺真相

作者:菲利浦.居里(Philippe Cury);伊夫.密塞瑞(Yves Miserey)

譯者:李桂蜜

出版社:山岳文化

出版日期:2011/1/4

類別:自然科普>動物/植物>生態/動物行為

原文書名:Une Mer Sans Poissons

ISBN/條碼:978-986-248-139-4

定價:350元

前往購買 ▶

更多書籍介紹

在一九九九年底,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時,媒體採訪有管理學之父,趨勢大師中的大師之尊稱的彼得杜拉克,詢問二十一世紀那一個產業會最興盛?結果大師的回答跌破大家的眼鏡:「養殖漁業」,因為彼得杜拉克已從各種實際數據中推論:「二十一世紀海洋的魚即將被人類捕光,因此人如果還要吃魚的話,只有靠養殖的!」

- 引述自李偉文中時部落格《抓魚吃食與養魚》2010/9/7

 

聯合國專家警告,2050年,全世界海洋將無魚可捕!

 

超級掠食者不僅暴力,而且妄為無度。海龜、鮭魚、鯨魚、企鵝、海豹、深海魚類,以及眾多其他海中居民已奉上巨量供品,而且還在持續進貢。

一隻鮪魚每天吃下其體重約百分之五的食物,而現代圍網漁船上的每一位漁夫,每天捕獲約其體重一千倍的魚。

你可知道全球一年共吃下一億噸的魚類?

你可知道地球溫度上升,會造成海中生物更難取得氧氣?氣候變遷對海洋魚類有什麼影響?

如果有天海洋沒有了魚,會對食物鏈、我們的生活、經濟,甚至是全球造成什麼樣的衝擊?

漁民的生計要顧慮,但是等到海洋資源枯竭的那一天,仍是漁民的生活首先受到波及!

 

海洋版「不願面對的真相」!

氣候變遷、過度漁撈 ─ 全球水產業的雙重考驗!

為什麼西北大西洋的大白鯊已減少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北大西洋的鱈魚則減少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西非的石斑魚群潰滅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為什麼鮭魚歸鄉的習慣幾千年來確保了牠們的生存,如今卻導致其滅絕?

為什麼每年有兩千七百萬噸的生物-副漁獲物-被拋棄海中?這表示許多生態系統失去了稚魚-原本應該是要留待日後再捕抓的-還有許多保育類的物種白白被毀滅。

 

超級掠食者的魚線盡頭,究竟要延伸至何處?

「世界很美,在它之外,別無他途。」卡謬用這個具有生態意義的短呼,召喚我們來欣賞、管理我們唯一的財產 ─ 那便是地球。

人類的苦難、國家之間與資本主義的競爭,以及對於魚類及海洋世界的無知,導致殖民漁業的發展以及初期的掠奪。而先進的科技、交流的增加,以及全球的不平等,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我們與海洋的關係。

我們無法擺脫大自然。我們曾經開發並重新整建大自然,如今祂向我們顯示祂的局限 ─ 而那,也是我們的局限。

其實,只需一點想像力與尊重,便可以減少海豚、瀕臨潰滅的魚種、繁殖力低的魚種……被意外捕獲的數量,也可以避免血色海灣不斷上演,讓海洋、地球永續發展。

只要你願意從自身開始,啟動小小的改變……

 

★本書由荒野保護協會提供永續海洋食譜,教你聰明吃魚!

作者簡介:

♦菲利浦.居里(Philippe Cury

理科博士,法國發展研究院成員,塞特地中海及熱帶漁業研究中心主任。

著作 -

〈海洋生物多樣性與全球氣候變遷:與人類利益攸關的互動動力學〉(與S. Morand合寫),收錄在《生物多樣性與全球氣候變遷》,Barbault R., Chevassus-au-Louis B. 與 Teyssèdre A. , 巴黎, ADPF, 2004。

《西非漁場的多變性、不穩定性與變化》(與Cl. Roy合著),巴黎,ORSTOM, 1991。

 

♦伊夫.密塞瑞(Yves Miserey

《費加洛》報科學記者

著作 -

《Nord-Cotentin之放射生態群體。多元專家鑑定實踐》(與P. Pellegrini合著),巴黎, La Documentation française, 2007。

〈成長〉,La Nouvelle Revue française,n° 275, 1975。

《詩歌》,Port des singes, n° 1, L’Haÿ-les-Roses, 1974-1975冬天。

 

譯者:李桂蜜

台大外文系學士,法國巴黎新索邦大學戲劇系碩士,中譯英文及法文作品近三十部,曾獲梁實秋翻譯獎、國立編譯館翻譯獎、文建會翻譯獎等。譯著包括《巴黎到月球》、《美名之路》、《媽媽的城堡》、《為什麼讀經典》、《分身》、《憨第德》等。現為自由譯者及大學講師。

推薦導讀:抓魚吃食與養魚/李偉文

推薦導讀:減緩暖化與過度捕殺,共謀海洋生物的永續/柳中明

推薦導讀:永續海洋,期盼豐盛未來/袁彼得

前言

第一章 ─ 初期掠奪

‧海洋的滋味  ‧聖鯡  ‧紐芬蘭捕鱈魚熱  ‧「善良巨獸」大屠殺  ‧鱈魚潰滅

 

第二章 ─ 過度捕撈,意識逐漸覺醒

‧隱憂  ‧首批科學調查  ‧偉大的漁業理論  ‧為整治效勞的水產業

‧聯合國糧農組織與全球海洋  ‧魔鬼藏在細節中  ‧集體失憶  ‧無預警潰滅

‧問題叢生的魚群恢復  ‧無聲無息消失  ‧爭議不斷的觀察報告

第三章 ─ 捕魚,盲目打獵

‧海中打獵  ‧所謂的混獲  ‧池魚之殃  ‧海洋推土機

‧被炸毀的珊瑚  ‧幽靈漁場  ‧拋棄物減少遙遙無期  ‧約翰的選擇

 

第四章 ─ 科技競爭

‧裝備競賽  ‧世上最大無漁夫漁場  ‧受影響的鮪魚  ‧對海底山手下留情

‧處在過漁螺旋中的手工漁業

 

第五章 ─ 脆弱的大自然與超級掠食者

‧陷阱重重的演化過程  ‧濫捕  ‧致命的歸鄉  ‧例行性洄游

‧致命的呼吸  ‧重度殘障  ‧遭到嘲弄的馴良  ‧在二十七年內被滅絕的海牛

‧溫厚魚兒變成奢侈品  ‧充當木柴的企鵝  ‧不祥的魚鰭  ‧漁業所忽視的性別變化

‧成長過於緩慢的魚  ‧惡名昭彰

 

第六章 ─ 資源管理的關鍵問題

‧海洋共享  ‧歐洲漁場的討價還價  ‧受罰的法國  ‧開發中國家資源被掏空

‧被切割的遠洋資源  ‧大西洋鮪類保育國際委員會  ‧陷在外交漁網中  ‧地中海黑鮪魚末日將近

‧沒有棒子的接力賽

 

第七章 ─ 在過漁時期吃魚

‧分配不均的食用量  ‧用養殖魚取代野生魚  ‧魚尺  ‧大受歡迎的廢物

‧倖存的舊日食譜  ‧標籤化的狹路

 

第八章 ─ 位於漁業中心的海洋生態系統

‧對環境敏感的物種  ‧鱗片的啟示  ‧仔魚求生不易  ‧氣候變遷的微妙陷阱

‧生態系統錯綜複雜的本質  ‧弱肉強食  ‧掠食危機  ‧微卵

‧由環境構成的生態系統⋯⋯以及由漁業構成的生態系統  ‧卡爾和威利上船時

‧遭逆戟鯨吞食的海獺  ‧海豹攻擊鳥類⋯⋯企鵝吃磷蝦  ‧微生物,海中新主宰

‧乞沙比克灣的衰敗  ‧缺氧的海洋  ‧無價的生態服務  ‧有益的烏托邦

‧消失的海洋保護區

 

結語:但願海洋萬歲

漁業小辭典

縮寫對照表

參考書目

〈推薦導讀一〉

 

抓魚吃食與養魚

文 /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在一九九九年底,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時,媒體採訪有管理學之父、趨勢大師中的大師之尊稱的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詢問二十一世紀哪一個產業會最興盛?結果大師的回答跌破大家的眼鏡:「養殖漁業。」因為彼得杜拉克已從各種實際數據中推論:「二十一世紀海洋的魚即將被人類捕光,因此人如果還要吃魚的話,只有靠養殖的 !」

事隔近十年,國際最負聲名的<科學>(Science)雜誌,刊登了由歐美跨國學者聯合的研究報告警告:「如果過度撈捕(亦即過漁)以及海洋遭受污染的趨勢不變,到二○四八年,人類將再也享受不到海鮮 !」

先不看其他國家狀況,享譽國際,素有世界漁業大國,超會捕魚的臺灣漁業而言,臺灣烏魚捕撈總數從兩百七十萬尾減至近年每年二十萬尾不到,二○○九年捕的黑鮪魚數量也不到十年前的四分之一,蚵仔減少五分之一,透抽少了四分之三。

其實我們真的很會捕魚,近年已被禁用的流刺網是用單絲尾龍編織而成,長五十公尺,深十公尺的網片,往往連結數百至一千片,總長度三十公里到四十公里長的魚網,飄浮在海面上,攔截捕捉所有游過的魚群。

這種有「死亡之牆」之稱的網具被禁用之後,我們也發明了嚴重傷害珊瑚礁的漁具 —- 一種大小通吃的三層圍網;等到三層圍網被禁用後,聰明的臺灣人又用二層或四層底刺網漁具來規避查緝。

臺灣人真的很喜歡吃海鮮,幾乎已經到了無所不吃的境界,從最大、最貴的吃起,鯨鯊、象鯊、蝠魟、鮪、旗魚、翻車魚⋯⋯一直到稀有的魚種、魚卵甚至連仔稚魚、魩仔魚也不放過。前一陣子看到旅遊雜誌的廣告宣傳:「珊瑚礁魚類美麗又可口」,差一點沒有昏倒 !珊瑚礁有海底的熱帶雨林之稱,珊瑚礁魚類魚「種」雖多,但是「數量」卻很少, 生態體系又十分複雜脆弱,「不吃活海鮮,以免吞噬海中熱帶雨林」是國際保育組織十多年來大力宣傳的保育行動,我們的媒體怎麼這麼沒常識啊?

那麼該吃哪些魚,才能又健康又環保?簡單講最好是選擇食物鏈底層的生物為主,如水母(海蜇皮)、蚵仔、淡菜、魷魚、虱目魚、沙丁魚、鯷魚、鯡魚、鯖魚⋯⋯等。有人會認為,吃人工養殖的是不是對海洋魚類比較沒有傷害?其實這也不一定,有許多養殖魚類只能餵食海中抓來的小魚,比如養殖鮭魚或鮪魚,生產一公斤的黑鮪需要二十公斤由鯷魚、鯡魚組成的魚飼料,非常不划算。

有人拼命吃魚,當然就會有人努力捕魚;幸好,也有人竭盡心力復育海洋的魚類資源。

前陣子到澎湖縣政府演講,順便參觀了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這個正式編制員額只有三個人的養殖場,一年復育了七十萬尾的黑鯛、石斑魚,百萬尾的斑節蝦、沙蝦,十萬隻澎湖本地產的遠海梭子蟹,以及二十萬粒的九孔、銀塔鐘螺⋯⋯等貝類。

精神奕奕卻又顯然睡眠不足的水產種苗繁殖場場長張國亮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各種螺類的復育方法,同時海膽的培育也是未來重點,另外也在研究各種大型藻類的培養,希望給當地民眾除了種紫菜之外,還有其他多種選擇。

這個種苗繁殖場將採集的魚蝦貝類人工飼養後,進行採卵,並孵化培育,從仔稚魚養到幼魚,然後再放流到澎湖近海,增加澎湖的漁業資源。

不過這個已有四十年歷史的種苗繁殖場除了「養魚來讓漁民抓」之外,張國亮朝著場區四周不停的比劃著說:「未來這裏將會有種苗生產暨海洋生態大樓。」除了增加繁養的產值之外,還能提供學校的海洋教育,甚至生態旅遊觀光,讓更多的孩子與民眾除了親近海洋之外,也能夠進一步瞭解海洋。

海洋學家奧爾曾說:「假如我只能說一件威脅海洋健康最可怕、最危險的事,而又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那就是人類的無知。」

的確,當我們瞭解什麼魚可以吃,什麼魚不可以吃時,才能夠確保我們的孩子還吃得到魚。

 

 

〈推薦導讀二〉

 

永續海洋,期盼豐盛未來

文 /袁彼得 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 

 

非洲草原上,飛奔的豹緊追張著大眼,臉上佈滿恐懼的羚羊,一陣塵土飛揚後,喉嚨被緊咬的羚羊,先是陣陣的抽搐,只不過數分鐘之後,就遭開腸破肚,血肉橫飛⋯⋯這樣的場景令人膽顫心驚。

我們固然為逝去的羚羊難過,但一看到嗷嗷待哺、等候母奶活命的小花豹,不得不捐棄對羚羊的不捨,安慰自己:這就是食物鏈的一部份,大自然的道理本來就是如此吧 !

不過,戴著扁帽用散彈槍射下雁鴨,或者用最新式的假餌釣起溪魚後,卻丟在路旁⋯⋯這種殺戮又是為什麼呢?

更龐大的獵殺行動出現在海裏 ― 人口爆炸使陸上資源日益枯竭,不得不打海中生物的主意。

海洋如此之寬廣,海水的體積大到若用1立方公里的海水塊堆成梯子,足以從地球連接到太陽9次之多。看起來,海洋的生物資源似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不過,這是一個假象:首先,絕大部份海洋的表水缺乏營養鹽,幾乎不見生物蹤跡,就像陸地上的沙漠一樣;其次, 海洋裏含量最多的生物 ― 浮游動植物是不適合人吃的。於是,位於海洋生物層最頂端的「大魚大肉」,就變成人類追逐掠食的對象。

雖然海魚游得比人類快速,不過隨著工具的進步,它們愈來愈不是人的對手 ― 大型捕魚船用水底聲納找到漁群,然後加足馬力,將魚兒追到筋疲力盡,只得束手就擒;要不就撒下天羅地網,大小通吃;或者炸魚、毒魚、電魚,不但害慘了魚,連帶讓其它生物也一併遭殃。

人類如此獵殺海魚,與花豹捕捉羚羊可有不同?不都是弱肉強食、場景轉換的戲碼,又何足大驚小怪呢?

《沒有魚的海洋》這本書,對此問題提供了最清楚的分析和探討。它先探索人類利用海洋和食用海洋生物的歷史,當人們嘗到「海洋的滋味」後,接著為自己的貪婪找藉口,認為海魚是不會枯竭的:「我們計算過,如果沒有任何意外阻礙這些魚卵孵化⋯⋯而且每隻鱈魚都可長到適當大小⋯⋯只要三年,海洋便會被填滿,我們可以踩在鱈魚背上穿越大西洋,且不弄濕腳⋯⋯」

書中接著敘述的「過度捕撈,意識逐漸覺醒」、「科技競爭」⋯⋯等章節,顯示了大肆捕殺海洋生物,和意識出這種瘋狂舉動的危險性。逐漸地,全世界開始注意到過漁的嚴重性,於是出現國際「資源管理的關鍵問題」,指出其複雜性。我尤其喜歡《沒有魚的海洋》所敘述、探討豐富的內涵,涵括了歷史、社會、生態、管理、和生命科學,以及許多有趣的人文故事。

地球,是太陽系唯一有海的行星,它孕育出生命,演化出多采多姿的生態系。海洋,則是46億年來地球歷次火山噴發帶出的結晶水所累積而成的。這些一滴一滴晶瑩剔透的水, 聚集成汪洋大海,固然讓我們「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但我們要如何永續經營,勿使海洋生物毀於人手? 《沒有魚的海洋》是一本極佳的回顧和指引,我強力推薦本書,希望10年、20年甚至30年後,仍能「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這也將是全世界無論海裡、陸上或空中所有「物種」,最殷切的期盼 !

 

永續推薦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邵廣昭/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系統分類及生物多樣性資訊中心執行長

柳中明/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中華民國低碳環境學會理事長

袁彼得/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陳建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依姓氏筆劃排序)

內容簡介

 

海洋資源的過度開發與耗竭並非生態學家的幻想。沒有人預料過紐芬蘭大漁場的鱈魚會突然消失,這徹底重創了加拿大。這塊遼闊的海域無疑曾是世上最多魚的地區之一,歐洲人從十六世紀起即前來捕魚,這麼豐富的海洋生產力也因一次次的捕撈―或者根據盎格魯薩克遜人的說法是「過漁」―而突然停滯。自一九九二年的禁捕令後,鱈魚仍然不見蹤影。

曾發生在北大西洋的情況,也正在其他許多海域發生。不過在那些地方,魚群潰滅較不具象徵意義,也較少受到媒體報導。然而,這樣的情況幾乎在世界各地發生,即使是在南冰洋的海域裡。二○○六年十二月,由加拿大達爾豪斯(Dalhousie)大學的鮑理斯•沃姆(Boris Worm)所領導的團隊計算出來,如果人類壓力(過漁、污染和環境破壞)維持現有節奏的話,那麼現今最常捕撈的那些物種,可能在二十一世紀中葉消失。這項資訊成為國際媒體的頭條,引起熱烈迴響,但也同時引來部分人士質疑。事實上,大家都感到與有責焉,但問題的嚴重性卻讓人覺得招架無力。就像氣候或是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問題,對地球來說,這是一個騎虎難下的臨界點―即使捕撈無關石油或煤礦這類化石能源的耗竭,而是海洋生物資源的耗竭。

但海洋的未來亦是一片黑暗。在沃姆的研究發表後幾個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二○○六年的漁業檢討報告仍然沒有提出任何改善方案。「五十年來,我們知道北大西洋的漁業管理不善,而且症狀已經蔓延至全球」,聯合國糧農組織漁業部負責人塞居•賈西亞(Serge Garcia)表示。

漁業對於魚類以及海洋環境所帶來的破壞性衝擊,已是公認的問題。

這個問題動員了大型非政府組織,像是綠色和平或世界自然基金會,而媒體也會定期加以探討。對許多人來說,「過漁」仍然顯得神祕,因為人們看不到在海面下發生的事情, 而且診斷報告大多侷限在數據或是晦澀難懂的圖表上―我們想要知道更多。

在法國還存在一項額外的困難,那就是這個問題充滿爭議,而且多數漁民會質疑科學家提出警訊的依據,政治人物也總是一貫站在支持漁業的立場。因此,二○○二年十二月,當歐洲漁業部長理事會在布魯塞爾召開,商討配額問題時,席哈克總統(Jacques René Chirac)宣布該是展開一項「真正的科學研究」,以了解海洋資源演進的時候了,彷彿這個領域毫無建樹似的。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執政,每當歐洲國家進行協商時,法國總是與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一起站到「漁民之友」的陣營,對抗「魚類之友」,試圖保障捕魚權而非保護資源。在更近期的二○○六年,則是輪到當時的農漁業部長多明尼克•布塞侯(Dominique Bussereau)表示支持地中海的法國黑鮪魚漁民,反對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ICCAT,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tlantic Tunas)的科學建議。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多年來始終肯定表示,過漁已經威脅到鮪魚生存,應該強制減少在地中海進行捕撈。

在法國,海洋和海洋物種的保育問題一直排在社會和平之後。然而,只消幾艘漁船便能堵住港口,這樣的社會和平顯得格外脆弱。海洋漁業署―最封閉的中央政府機關之一―憎惡反對聲浪,並想避免捕撈問題公開引發爭議。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Ifremer)是個負責專業鑑定及研究的公立組織,其名稱至少可以讓人如此聯想,不過在上述的氛圍下,此組織在科學資訊的提供上顯得精打細算。漁民相當不歡迎科學研究報告,所以二○○三年時,在中央政府的指揮下,對立雙方(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以及全國漁業委員會) 簽訂了一份職業操守章程。

在法國國內的背景下,訊息顯然被模糊了焦點。但我們不希望將本書內容侷限於上述框架,它可能會將我們引入純然政治或經濟的領域,這兩個領域固然重要,卻總是趨向掩飾生態問題―然而生態問題也同樣重要。我們重新將魚類以及漁業研究置於系統中心,希望了解我們是如何走到目前的過漁階段,以及人們是透過何種發展而意識到漁撈今日對海洋所造成的威脅。

過去二十年來,透過一群新類別的研究人員,情勢得以翻轉。他們大多以北美為研究據點,大部分研究工作則由慈善基金會資助。其中較有名的基金會,包括美國的皮尤(Pew) 慈善信托基金會、帕卡德( P a c k a r d ) 基金會以及摩爾(Moore)基金會,或是日內瓦的皇家橡樹(Oak)基金會。

儘管他們所贊助的活動歸屬幾所聲名卓著的大學,但其研究人員並沒有狹義的國籍或機構歸屬問題。他們可說身負全球性的重責大任,將過漁視為和氣候變遷相同的全球性問題。相較於各國政府,他們更接近非政府組織,撼動了傳統漁業的基礎,並更新我們對漁撈衝擊的認知。他們一馬當先地向我們指出種種現象,例如丹尼葉•波利(Daniel Pauly),這位國際知名卻不為國人所知的法國人,指出漁業透過擾亂整體食物鏈的方式,正在破壞海洋生態系統。其實海洋就像一座用紙牌搭成的城堡,如果再也沒有鯊魚、鱈魚和無鬚鱈這類的大型掠食魚,如果我們過度捕撈「餌料魚」―沙丁魚和鯷魚,海洋可能會變成一大片充滿污泥的水域,長滿毒藻及水母,就像我們已經在某些海域看見的一樣。

相較於氣候暖化,過漁及其帶來的多重後果以較直接且限定的方式,讓人們質問自己在這個星球上所佔有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

海洋對人類來說仍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廣大陌生世界,人類每天都從中抽取最後的資源。海洋動物所遵循的法則迥異於支配陸地世界的法則。人類會開採生物資源直到它們耗竭為止,或者會懂得保存呢?本書便是希望為這個令人頭暈目眩的問題提供一些思考的元素,這些元素所根據的是歷史方法、海洋生態學最新發現的分析,並用人類學的角度來理解資源開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