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專說的我要全都聽嗎?學會經濟指標自己也會做判斷,GDP、貨幣供給額、消費者物價指數……透露投資玄機;挑選基金量化指標:報酬率、基金評比,挑選基金的「質化」指標: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人,帶你找出賺錢好基金。
3天搞懂基金買賣:財富養成計畫,從1000元定期投資開始!(最新增訂版)
作者:梁亦鴻
出版社:寶鼎
出版日期:2023/09/01
類別:商業理財> 投資理財> 債券/基金
ISBN/條碼:9786267329429
定價:360
更多書籍介紹
理專說的我要全都聽嗎?學會經濟指標自己也會做判斷,GDP、貨幣供給額、消費者物價指數……透露投資玄機;挑選基金量化指標:報酬率、基金評比,挑選基金的「質化」指標: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人,帶你找出賺錢好基金。
第1天 買基金前先要搞懂的基本知識
第1小時 弄懂什麼是基金
.基金是將小錢變大錢的投資工具
.弄懂共同基金的運作模式
.投資共同基金的九大好處
.基金獲利的四種來源
.跌破淨值的基金不代表未來一定狂漲,要「視情況」進場
.基金配不配息,各有適合的投資人
第2小時 同樣叫基金,成分有差
分類1 依發行公司、註冊地區分
分類2 依基金型態區分
分類3 依投資風險區分
分類4 依投資標的類型區分
分類5 依「投資地區」區分
分類6 其他特殊基金
延伸學習:共同基金VS.私募基金
第3小時 如何買基金?
.購買基金的管道多元
.四大原則找對基金購買通路
.買基金的成本有「外加」及「內扣」兩種
.投資基金要多少錢?
.弄懂基金買賣流程及手續
.投資基金前須事先瞭解的注意事項
.基金投資久了,也會有「消失」的一天
第4小時 評估基金的風險
.從風險指標挑選基金
.從五個風險收益等級看基金風險
「第一次就上手」專欄
NO.1 你應該弄懂的基金重要名詞
NO.2 一分鐘看懂債券價格與利率的關係
NO.3 善用投信投顧公會檢查基金安全
NO.4 購買基金的12大迷思
第2天 挑選賺錢好基金
第1小時 進場買基金前的準備功課
.買基金前必做的準備功課,不做傻瓜投資人
.利用景氣循環挑選股票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績效表現不輸股票型
.債券型基金的三大投資原則
.「平衡型基金」是不確定該投資股票型或債券型基金者的選擇
第2小時 經濟指標會說話!學會分析提高賺錢機率
.買基金不是買明牌,基本經濟指標要看懂
.投資債券型基金先學會看利率、匯率變化
.最基本!經濟成長數字告訴你一國的景氣好壞
.景氣對策信號燈是投資台股基金安全與否的指示燈
.貨幣供給額告訴你錢往哪兒去了
.消費者物價指數和錢有關,反映民眾投資需求
.工業生產指數觀察民間消費和製造業旺不旺
.一國的失業率高低,顯示其就業市場及消費信心
.須先弄懂的重要經濟指標總整理
第3小時 挑選基金的「量化」指標
.基金績效基礎來自於「報酬率」
.不同類型基金也有其合理的報酬率
.基金績效著重短、中、長期的表現
.如何評估沒有「過去績效」的新基金?
.基金評比是做什麼用的?
.使用基金評等的注意事項
.上媒體的得獎基金,不一定就是投資人的「口袋名單」
第4小時 挑選基金的「質化」指標
.基金公司也會影響投資獲利,當然要慎選
.挑基金也要看基金經理人的素質
.挑選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人的重點總整理
「第一次就上手」專欄
NO.5 分析及挑選基金的六大重點
NO.6 透過基金完成人生各項財務目標四步驟
NO.7 如何看懂基金的「對帳單」?
NO.8 基金的履歷表:公開說明書
第3天 第一支賺錢基金這樣買就對了!
第1小時 做好資產配置,市場反轉也不怕
.資產配置首重避險
.有方法!小資男女也能做資產配置
.小資男女做資產配置step by step
第2小時 必學!讓基金賺錢的七種投資策略
策略1 【初階】適合小資族的「定期定額」投資法
策略2 【進階】適合會判斷市場趨勢投資人的單筆投資法
策略3 【進階】移動停利法+移動停損法,提高獲利率
策略4 【高階】單筆+定期定額
策略5 【高階】行情長線看好時,可加碼投資的「定期不定額」
策略6 【高階】「固定(投資)比例投資組合保險策略」,幫投資人執行投資紀律
策略7 【高階】子母基金投資法
第3小時 用ETF操作!基金獲利的新選擇
.直接投資ETF成為市場顯學
第4小時 掌握基金低買高賣時點
.從基本面、市場面、資金面決定進場時機
.投資後,別忘「定期檢視投資組合」
.基金「賣在最高點」的方法
.除了贖回之外,基金還可以「轉換」
.利用「暫停扣款」取代贖回基金的時機
「第一次就上手」專欄
NO.9 美國三大指數型ETF
第1天 第1小時
弄懂什麼是基金?
共同基金是一種「將小錢變大錢」的投資方式,投資門檻低,只要1000元就可以投資,適合資金不豐的人。
單元重點:●瞭解投資基金的好處與獲利來源 ●小心投資基金的迷思
基金是將小錢變大錢的投資工具
Q:常聽人提到共同基金適合錢不多的人投資,到底共同基金是什麼樣的投資工具?
A:所謂共同基金(Mutual Fund)是集合了小額投資人的資金,並委託專業投資機構代為管理操作,投資範圍不只限於國內還能投資海外市場,所投入資金最低只要1000元起,長期投資下來,將小錢變大錢,是一般投資人愛用的投資工具之一。因為是匯集了眾人的錢而成立的一檔基金,因此,所有由基金操作所產生的收益或風險,都將由全體投資人分享或共同承擔,是一種「共聚資金、共擔風險、共同分享投資利潤」的投資工具及方法。
弄懂共同基金的運作模式
Q:我明白了。既然共同基金是委託專業的投資機構幫我們管理操作,那麼共同基金是如何運作的呢?
A:共同基金市場的運作主要由投資人、基金管理公司、保管機構(通常是銀行、信託公司)三者組成,而監督管理共同基金市場的主管機關為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簡稱「證期局」,監管基金市場,掌管基金市場運作及保護投資人權利。投資人可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基金,委託他們代為操作管理,每一檔基金都有一家專屬的保管機構代為保管基金的資金,以保護這筆基金不至於讓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人、銀行擅自動用這筆資金,透過成熟、行之有年的機制,讓基金市場可以完整運作。
投資共同基金的九大好處
Q:既然共同基金是「集合眾人的錢去投資」,那麼,投資共同基金究竟有什麼好處,值得一般投資人採用呢?
A:簡單來說,共同基金因為有以下九大好處,才成為眾多散戶投資人及新手青睞的金融商品。
好處 1 分散風險
「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投資的基本原則,只不過,一旦投資人手中資金有限,「分散投資」根本就是奢談。然而,共同基金就是匯集眾人的資金,並集結成為雄厚的資金,能夠把個別投資人的錢,順利分散到各種股票甚至其他投資標的上。當某些跌價標的之損失,可以因為其他標的之漲價而抵銷時,投資人的風險當然可以有效地分散。
好處 2 專家操盤
投資人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研究、分析產業或區域經濟的發展,也不需要具備多精深的金融專業知識,就可以開始投資了。正因為投資非常簡單、省事,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做研究,所以,最適合沒有時間研究市場的投資人。
好處3 投資門檻低
與其他金融投資工具相比,投資共同基金門檻非常低,單筆投資最低1萬元;定期定額投資最低1000~3000元,一般投資人只需要少少的資金,就可以投資許多種股票、債券等金融商品。
◎2017年開放可以定期定額投資台股,投資金額已降至每次1000元。
好處4 買賣手續簡單方便,且費用低廉
投資基金只要填寫申購、贖回或轉換申請書,就可以進行交易。另外,假設投資人有開立網路交易帳戶,更可直接在家中透過網路下單,真正做到「閉門家中坐,一指定投資」的境界。
此外,共同基金的投資成本也低。例如國內基金申購手續費大多只有1%至2%之間,假設透過網路下單,手續費還會更便宜。更何況基金間的轉換手續費也不高,有些基金甚至在贖回時也不需費用。
好處5 變現性高、流動性佳
投資人可依據個人資金的需求,隨時將所持有的基金變現,可以在極短時間(通常三~五天)就取回贖回款項;不像有些投資標的會有流動性風險。
好處6 合法節稅
國內目前的所得稅制採「屬地主義」,只有在台灣的收入才須繳稅。因此,投資人申購海外基金的獲利屬境外所得,不必納入綜合所得稅申報,除非是符合最低稅負制徵收的投資人,當他的海外所得超過100萬,就有可能需要繳到稅。
而在其他可能的稅負上,只在賣出「封閉型基金」時,必須繳納0.1%的證券交易稅;開放型基金則因為不在證券交易所得稅的課徵範圍,所以基金獲利(資本利得)免稅,只有股利收入須繳稅。注意,基金若有配息,也是要列入個人綜合所得中申報。
除此之外,依照國內現行的稅法規定,每位國民每年都有244萬元的贈與稅免稅額度,投資人可以善加利用這個免稅額度,逐年將資產轉移給子女。因此,父母可以利用免贈與稅額度的244萬元,幫子女購買基金,不但能夠達到財產轉移的合法節稅目的,衍生的獲利又免稅,可謂是一舉數得。
好處 7 經理與保管分開、投資安全有保障
由於共同基金的組成及運作,都是建立在「經理與保管分開」的基礎上,因此,基金公司只負責基金投資組合的管理與操作,至於投資人的資金以及買進的有價證券,則完全由獨立的保管銀行部門負責保管。更重要的是,基金資產在保管機構內的帳戶是獨立的;所以,就算基金公司或保管機構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了,基金(投資人)的財產也不會受到絲毫的影響。
除了基金的操作與保管分開之外,法令規定資金的操作情形,必須在季報和年報中揭露,每週的持股情形(各類股占資產的比率)也必須提供給投資大眾,進一步做到資訊公開的原則。所以,投資人除了因為基金經理人操作不當,而會有所虧損之外,完全不必擔心資金的安全性。
好處 8 定期投資降低進場時點風險
定期定額投資是指:投資人每隔一段時間(通常是每個月的固定時間),投資固定的金額在所指定的基金上。如此一來,投資人不必在乎進場時點,也不必在意市場價格的起伏,時間到了就固定投資;一方面可以降低進場的平均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時間複利的效果,長期累積財富。
好處 9 配合人生不同階段的理財需求
投資人可以依據各自的投資目標,衡量自身的財務能力及需求,選擇不同的共同基金作為理財工具。這部分我們在後面的章節,會陸續說明。
基金獲利的四種來源
Q:基金有哪些獲利來源,可以讓我投資賺錢呢?
A:一般來說,投資人透過基金投資所得的獲利來源,主要有以下四種:
獲利來源 1 利息
來自於基金將部分現金轉存的定期存款利息、或是活存的利息收入、所投資的債券或貨幣市場工具,所產生的利息收入。這些利息收入,都會增加基金的淨值。
獲利來源 2 股利
基金所投資的上市公司,在營運狀況良好之下,會有發放現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收入進帳;這些都算是基金的收入,自然會增加基金的淨值。
獲利來源 3 資本利得
基金買賣股票、債券或其他有價證券,當買低賣高所產生的利潤(價差),就是所謂的「資本利得」;當然,如果買賣間產生損失,則是所謂的「資本損失」。舉例來說,如果基金所買的標的價格由10元漲到15元,這 5元就是資本利得;一旦由10元跌到8元,這2元就是資本損失。
獲利來源 4 匯兌收益
這是專指「投資外幣計價的海外基金」所有的匯兌收益,因為台幣與外幣間的匯率波動所產生的匯率差價,也會影響到基金投資的收益。以「美元計價的海外基金」為例,投資人在1比30時買進,在1比32時賣出, 則會有2元的匯兌收益。
跌破淨值的基金不代表未來一定狂漲,要「視情況」進場
Q:有些基金的淨值已經跌破10元,這樣代表它已經 是「跌深」,可以大膽進場嗎?
A:這個答案並非絕對。許多投資人投資基金都以淨值為考量基礎,特別是喜歡買基金淨值跌破10元面額,或是才剛上市面額只有10元的基金。他們總認為這樣價格便宜的基金,未來才最具「漲升」的機會;至於淨值已高的基金,未來能夠上漲的力道可能會「受限」。然而,這只是多數投資人的迷思之一。
事實上,有些淨值高的基金雖然購買的價格相對偏高,卻也代表它過去的績效經過市場漲跌的考驗,它未來的獲利能力可能更具有較佳的潛力表現,並非完全不值得投資人持有。
基金配不配息,各有適合的投資人
Q:聽說基金有分「配息」與「不配息」兩種,但以配息基金最受投資人青睞,那我也應該選配息基金嗎?
A:一般來說,投資人投資配息基金,為的也是定期可有收益。然而,配息基金到底好不好?其實要看投資人個人需求。如果目標是為了定期有收入,那麼配息較多的基金就比較適合。如果希望資金不斷成長,買賣間賺取最大的差價利得,或想透過基金節稅,那麼不配息的基金就是較佳選擇。
這是因為基金收益在未分配前,是屬於基金資產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收益分配愈多,資產剩餘的就愈少,收益分配也會隨著降低,買賣間可以賺取的差價也愈少(這個道理在開放式與封閉式基金的配息是一致的)。
更何況在配息日當天,投資人事實上並未真正「增加」獲利,就跟買股票配發現金股利一樣,只不過是類似股本的返還而已。舉例來說,某基金定在5月1日分配收益、每單位可分配2元。假定基金收益分配當日的淨值為20元,分配後淨值就只剩18元,如果投資人在當日出售基金持份,那麼可以得到的價款是每單位18元加上2元配息,總計20元,與沒有配息前的價格是一樣的。
推薦閱讀